老兵故事:我的第四故乡—青海格尔木

日期:2020-11-02 11:00 来源:三明市退役军人局
| | | |

  我的一生有六个故乡,最令我难忘的是第四故乡——青海格尔木。“她”位于青海西部,座落在巍巍的昆仑山脚下,地处拥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辖区面积相当于福建省,有世界著名的察尔汗盐湖和万丈盐桥,火车站是西部多条铁路交汇的大型交通枢纽站,“她”是青海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有人问我为何有六个故乡,因我曾是一名铁道兵。

  我的第一故乡座落在海西内陆三明明溪沙溪乡梓口坊村(中央苏区的基点村),三明新侨乡。1969年我如愿以偿穿上绿军装,带着故乡的眷念和亲人的不舍,带着三明人民的殷切希望,踏上了激情的从军之旅到四川当上铁道兵。

  天府之国就成了我第二故乡。在四川我参加修建襄渝铁路。这条铁路是毛主席、周总理根据当时国际形势亲自审定拍板的。70年代这条铁路是在中国地图上,不做任何标记的国防秘密战备铁路。

  1973年石家庄铁道兵学院在部队基层招收优秀战士学员,全团只有两个名额,我有幸被选上。从此圆了我“军中清华梦”,有机会走进这座知识殿堂是我人生幸事。1974至1977年与来自铁道兵热血男儿,抱着矢志从戎的崇高理想和信念走到一起,暑去寒来,同窗三载大家珍惜难得的机遇和美好时光,刻苦学习。“军中清华”,激励我奋进,催促我求知,鞭策我为祖国做奉献,教导我牢记军人使命和宗旨。1977年完成学业,告别第三故乡一石家庄。

  1978年的一个夜晚,四川达县(现达州)火车站,灯塔,灯桥的灯光格外明亮,像是特别为我送行。(该站灯塔灯桥车站照明是我学业的答卷)。我没等到襄渝铁路通车典礼,就告别了第二故乡四川。列车驶出四川经陕西、甘肃到达青海西宁。当列车沿着湟水河谷逆流而上,树渐渐稀少,山渐渐荒芜,天空和白云离我们头顶更近了。一幅荒凉的高原景观随着列车前行徐徐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我预感到青海高原的残酷,它将是今后军旅生涯,艰难困苦伴随的开始。列车到达哈尔盖站正是清晨,南方酷热的八月在这里需加外套。哈尔盖到格尔木七百公里(青藏一期铁路)就是我们的主战场。我们坐上前往格尔木的卡车,眼前那茫茫的戈壁滩,百里不见人烟,北边的沙丘一座连一座恰似一片破败的墓葬群,南边远处可见白雪皑皑的昆仑山。我猛然的意识到,我们已身临初中地理课中讲述的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经过一天的行程经于到达人烟稀少的格尔木。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加上海拔突然升高,不少战友就像“瘟鸡”。从此,格尔木定格为我的第四故乡。

  高原安家面对一大堆“不易”,真切的感受到什么叫作“经纬度不变,只有海拔在变”。如八月天室外看电影晚上九点才开始,早晨四点天边就出现鱼肚白,夜间短暂,九月天你在室外眉毛就会因呼吸显露白霜。

  基层连队生活十分艰苦,无自来水,无洗澡池,无防寒设施。团里每天为连队送一车水,我们用油桶改制蓄水桶,一个班一桶水,洗刷喝全在内。每个班室内有自己的土炉灶,烧水取暖全靠它。防寒需要,到格尔木后每人增发了“四皮”即:皮大衣、皮帽、皮手套和皮大头鞋。营房的结构与南方大不一样,都是从当地取经学来的,防风又防寒很有特色。营房顶上林立的烟囱整天冒烟,袅袅的炊烟诉说着铁道兵人心中的喜乐哀愁。

  在格尔木常吃“三干”(干脱水菜、干豆皮、干海带),“四冻”(冻鸡、冻鸭、冻鱼、冻肉)。由于缺少新鲜蔬菜人体维生素欠缺,造成指甲变形等。高原气压低煮的饭都是夹生的,狂风卷着沙粒吹过来,夹生的菜饭还咯牙。喝的水九十度就沸腾,所以很多铁道兵人患胃肠病。缺氧产生心慌气短,胸闷腹帐,我因缺氧得心脏偏移,肺水肿至今无法逆转。天气干燥,紫外线强,脸脱皮暗黑红色,嘴唇干裂,眼睛充血。在这种恶劣环境下工作生命都要打八折,许多人都成了“老藏民”。

  我在格尔木主要负责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沿线车站配套设备的帐册。帐册堆积在一起足有l.5米高,设备资金支付审核,划转与拒付,设备到站后核对名称、数量规格与帐相符。为了加强管理,团部派一个连的兵力看守、装卸、养护。为此我日夜奔波在宿舍与格尔木火车站之间,步行在“沙滩路”里,除了一身沙尘,口袋和嘴里装的都是老天奖励的“白沙糖”。在格尔木你就能感受到戈壁荒漠的广阔无垠。天上无鸟飞,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我曾在格尔木经历过一次高原“一日四季”,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力和奇迹。

  铁道兵为了修建这条穿越尘封历史,凝聚了几代中国人期盼与梦想的希望之路——青藏铁路,他们战斗在昆仑山脚下,喝着昆仑山流淌的水,吸吣着海拔3000米稀薄的氧气,敢叫昆仑山让路,一呆几年,十几年,他们为了谁?为了西部腾飞,为了祖国大地美,我虽苦我虽累,为了祖国和人民,奉献今生不后悔。一生中有这样一段奋斗经历和拼搏的历史,能和国家建设事业联系在一起,我自豪我荣耀。

  1984年1月1日是铁道兵官兵难忘的日子,在格尔木火车站工地,举行了隆重地向军旗告别仪式,向军旗行最后一个军礼,然后摘下领章和帽徽,无言的泪水、哭声,昆仑山被感动得送来雪花陪伴。

  告别第四故乡——格尔木三十六年了,我又有了两个故乡,即:江南鱼米之乡浙江湖州是我第五个故乡。第六故乡是全国文化城市——福建三明。格尔木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她”记录着我将青春洒在通往“天路”的铁路上,在那里我的军装由两个口袋变成四个口袋,在那里摘下陪我、照亮我前行的红五星和红领章,我永远怀念烈士陵园里长眠着为修建天路而牺牲的好战友。

  如今茫茫雪域,巍巍昆仑,一条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就像一条吉祥的哈达飘落在世界屋脊。他承载着铁道兵官兵们的青春,也绵延着不舍和眷念。当兵是一段难忘的人生体验,当兵是光荣,是吃苦,是流汗,是忘我,是牺牲,是奉献。

  如今已经没有太多人知道铁道兵了,告诉你,这个群体他们就像候鸟一样散落在全国各地。你想了解铁道兵吗?请你关注以下电影电视剧。《中国铁道兵》《永远的铁道兵》《铁道兵传奇》《铁道兵血染成昆》《铁血大动脉》《我们的队伍向太阳》《铁色高原》《挺进大西北》《激战无名川》,还有黄晓明主演的,你《迟到的许多年》。(魏金福)

  注:(文中她指格尔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