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供销社“搭台” 老百姓“唱戏”
4月27日,永安市闽笋交易市场内人流如织,水果批发交易市场、农产品展示中心、供销农副产品物流园……不同种类的农特产品迎来一波波采购的客商。
“有了这个市场以及这些为农服务的平台,永安农民几乎成了‘甩手掌柜’。” 永安市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朱振科说。
提起供销社,或许年轻人有些陌生,但有着10余年笋干制作和销售经验的刘庆明却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娘家”。 2015年7月,刘庆明与永安市供销社成立的百合市场管理有限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入驻永安市闽笋交易市场,开了一家经销店。
“入驻永安市闽笋交易市场之后,我们收笋、售笋方便多了。”刘庆明说,竹农从冬笋开始到春笋以及后期的笋干销售,只要把货运到市场就可以了,出货也能抢在“第一时间”。
目前,永安市闽笋交易市场入驻商户124家,年交易额约22亿元,带动笋(竹)农3万多户。永安市供销社还做足“市场+”文章,通过建立水果批发交易市场、农产品展示中心、供销农副产品物流园等平台,入驻相关企业与合作社100多家,年交易额约1.05亿元,带动农户4万余户,让笋竹产品及永安的农特产品畅销全球。
永安市闽笋交易市场是全省规模最大的竹笋交易中心,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全国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被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认定为“福建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永安市笋交易的繁荣,离不开永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供销社干部的细心服务。”永安市上坪乡笋商吴顺富说,闽笋交易市场内的这些平台,加快了永安笋品牌的创建,助力永安笋产品走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永安市供销社还积极完善农产品营销、日用消费品经营、农资经营服务、电子商务流通等供销网络建设,已搭建日用品经营网点128家、农资经营网点93家、电商服务站166个,进一步完善新型为农服务的供销体系。《三明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