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申请建立福建省生物产业基地的请示

日期:2008-12-24 00:01 来源:三明市发改委
| | | |

省发改委:

我市是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的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也是福建省海峡西岸天然药物产业基地,发展生物产业得天独厚。一是生态条件优越。我市地处中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宜多种生物生长,并有2859万亩山地可用于生物种植。二是药用资源丰富三明森林覆盖率达76.8%,拥有天然药材1887种,已建成药用植物基地19万亩,建立了南方红豆杉、雷公藤、草珊瑚、莲子等4个地道药材GAP栽培示范基地,形成了产业化种植基础。三是产业特色鲜明。初步形成以南方生物为龙头的紫杉醇、汉堂制药为龙头的雷公藤内酯醇等植物原料药提取工业,以沙县麦丹集团为龙头的氨基酸工业,以大田华灿为龙头的酶制剂工业,以三明汇天药业为龙头的制药工业,以尤溪沈郎为龙头的油茶精深加工工业,以六三种业为龙头的杂交水稻育种中心,全市现有生物医药企业57家,2007年实现生物医药产值11.38亿元。四是创新能力增强。建有生物产业博士后工作站2家、生物组培中心5家,GMP认证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企业技术中心3家,获国家专利授权批准12件。2007年,福建南生科技有限公司工具酶系列产品获福建省优秀新产品二等奖。五是园区建设加快。建有生物医药集中区3个、功能小区7个,规划总面积36136亩,总投资22.8亿元。现已完成土地平整4883亩,入驻企业28家。六是政府高度重视。我市将生物医药列入“4+1”产业集群予以重点培育,专门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产业项目工作小组,制定了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了以原料药开发为切入点,以药用植物提纯提取为主攻方向,从市场最需要的药物中间体做起,不断延伸产业链,向高端产品延伸,形成以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建设海峡西岸天然药物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

综上所述,我市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较好的产业基础,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等领域优势明显,具备发展生物产业的资源优势。恳请省发改委将我市定为福建省生物产业基地并加以扶持,这对于加快福建生物产业发展,推进海峡两岸合作,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现随文上报《三明市建设福建省生物产业基地申请报告》,请钧委审查,并予批复支持。

                          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联系人:程聚金,电话:0598-8227175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