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2023500000006号提案的答复

日期:2023-06-02 16:56 来源:三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 | |

  《关于培育发展氢能产业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建议》(第2023500000006号)由我单位会同市发改委、科技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对我市氢能产业发展的关心支持。为更好的培育我市氢能产业,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现就如何发展我市氢能产业作出以下答复意见:

  一、发展路径及空间布局

  围绕氢能“制备-存储-运输-加注-应用”全产业链,发挥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市场空间等优势,补强短板,抢抓机遇,加快氢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初期以工业副产氢就近供应为主,充分利用省内工业副产氢存量产能,发展氢气提纯技术及氨储氢技术,提高工业副产氢利用率,提升副产氢经济性。依托资源禀赋优势,同步推进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和核电制氢,大力提升绿氢产能。依托现有基础和比较优势,按照因地制宜、集聚集约,特色鲜明、长远兼顾的发展理念,支撑三明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重点打造以三元、永安等地为产业核心发展区;沙县、大田、尤溪等地为推广应用重点区域。

  二、发展路径

  (一)培育氢能产业链条

  支持重汽海西汽车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分院、中机数控等扩大氢燃料电池及其配套装备产业规模,三钢集团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制氢产业。加快引进氢能全产业链优势龙头企业,重点加强氢燃料电池、制氢、储氢、加氢站等有关装备及配套产业发展,带动关键材料、关键部件发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高质量集聚。

  (二)提升关键技术水平

  重点聚焦制约氢能产业规模化应用的技术和产品领域,着力突破氢气制取、绿氢制备等氢燃料电池系统控制和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氢气制储运加技术和氨储氢制氢技术,不断提升车载电堆寿命、可靠性、功率密度、系统成本、低温启动等燃料电堆技术指标,在氢气制备、储存、加注、运输等重要环节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氢能装备产品。加快燃料电池在汽车、船舶、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储能等领域研发和推广应用。支持三钢集团加大氢能冶金技术研发的力度,推广应用低碳冶金技术。

  (三)培育产业创新体系

  1.构建产业创新体系。着力培育“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政体协同创新”的产业创新体系,聚焦氢能产业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技术,引导氢能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等实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鼓励产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省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承担氢能产业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鼓励企业积极吸纳知识产权成果并推动产业化,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营造优良的产业创新环境,吸引氢能高端创新人才、产业人才团队等创新资源集聚。

  2.加强产业载体建设。争创省级氢能产业发展平台,并充分发挥其作为产业合作平台的交流沟通和资源整合功能,引导建立包含燃料电池整车企业、燃料电池及零部件企业、核心材料企业、氢源保障企业、制氢企业等在内的产业链协作主体,协同完成整车及相关配套件的开发、生产、路试、示范、商业模式构建等工作。鼓励产业功能区根据各自定位打造氢能特色产业园,引导各有侧重的产业区域集群建设,推动制氢企业发展。

  (四)拓展示范应用市场

  1.重点推动氢能在交通领域应用。以燃料电池城市公交、城市配送物流等示范应用为切入点,重点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在港口码头、城建运输、旅游客运等中重型商用车领域的产业化应用,探索发展燃料电池出租车、网约车等示范应用。支持本地燃料电池汽车运营主体的发展,鼓励国有平台公司、产业链优势企业组成联合体,共同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应用。同时,重点推动绿色制氢在农业、工业上的示范应用。

  2.着力拓展氢能在多领域示范应用。支持钢铁企业加大氢能冶金技术研发的力度,推广应用低碳冶金技术。支持具备条件的厂房、楼宇、岛屿等场景,开展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冷热电联供、无人机等示范应用;依托5G通信基站、数据中心、变电设施等场所,加快燃料电池备用电源的示范应用。积极推进氢能与风电、光伏、核电储能的联合应用,探索开展氢储能及氢储能充电站应用,探索氢能在氢康养、氢生活等创新领域的应用。

  (六)探索模式机制创新

  1.有效降低产业发展和推广成本。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推动上下游产业链构建协同创新发展商业模式,适时引入租赁模式、互联网+共享等运营手段,稳步推进氢能产品可持续应用与推广,实现“氢-站-用”协同发展。

   2.创新“制加一体”试点政策。落实国家、省相关政策,在充分论证制氢技术路线、制氢规模等对安全管理影响的基础上,研究推动符合条件的制氢试点建设。

  3.推动氢能与清洁能源的融合互通。充分发挥氢能在能源互联网中的联通枢纽作用,通过综合能源、智慧能源及“能源-化工-电气”一体化等手段,加快将光伏、风电、核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与氢能实现融合互通,开展风光氢储多能互补建设,助力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利用。

  (七)强化安全健康发展

  1.增强安全发展管控。坚持安全发展原则,落实企业安全发展主体责任,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确保氢能产业链各环节的设计、制造、运营等符合相关安全标准规范,严防各类安全事故。

  2.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明确应急组织结构及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及应急保障程序,建立氢能“制备-存储-运输-加注-应用”各环节及“省-市-县(区)-企业”多级联动的应急预案体系,通过专项处置演练等保障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3.强化多维安全管理。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等手段加强过程监管,增强安全发展环境,不断提高企业生产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风险化解措施。

  领导署名 :池昌江

  联 系 人 :赖 勤

  联系电话 :8241566

  三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5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