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050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日期:2023-06-02 16:15 来源:三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 | |

  《关于促进制造业高端机床发展的建议》(第0050号)收悉,由我单位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三明市装备制造产业起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历经多年发展,已形成了汽车及其零部件、工程机械、橡塑机械、数控机床、冶金机械、矿山机械、农林机械、建材机械、铸锻件等9个优势产业,产品涉及45个门类,产业体系较为完备,主要分布在三明市区、永安、沙县以及大田等地。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6家,拥有中国重汽海西汽车、厦工三重、天华智能、福建兵工装备、永安轴承、三明齿轮箱、汇华集团、月兔空调等一批重点优势企业。已建成国家高新区金沙园、永安埔岭汽车工业园、智能机械装备产业园等一批专业园区,其中国家高新区金沙园被科技部授予“国家大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永安埔岭汽车工业园是福建省唯一的载重汽车生产基地。 

  二、下一步发展路径 

  (一)发展高端机床。引进培育智能装备、系统集成和设备服务企业,以数控技术、智能技术提升传统装备产品性能,促进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升级。支持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分院,开展智能制造装备的系统集成应用,提升本地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积极参与福建省政府、三明市政府和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三方第三轮共建海西分院工作,支持机械研究总院质企业科技成果在三明的转化,以及支持海西分院高刚度立卧铣镗五面体加工中心、重型五轴联动龙门镗铣床、高精度数控轧辊磨床等专精特机床产品上规模。 

  (二)加强产业链招商。积极对接国内大型装备制造央企、民企,打造海西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重要制造产业基地。依托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福建)分院为龙头,整合机械产业资源,在三明高新区金沙园二期规划建设万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 

  (三)推进园区建设推进装备制造业园区标准化建设,鼓励推广“共享用工”、“共享工厂”模式,促进优质生产要素集中集聚,补齐产业链缺失环节。开展市内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手拉手”合作,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强化市内产业配套能力,增强全产业链、关键环节、标准和核心技术的控制力和内部产业黏度。培育一批装备制造业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加快产业链人才引进培养。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举办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产能对接、供需对接等活动,引导上下游企业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推进出口替代,促进产业链市内配套、协同发展。依托厦工三重有限公司、开诚机械有限公司等本地行业龙头企业的产业和技术优势,借助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分院的研发力量和科研成果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四)打造人才队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将其作为主导产业,积极打造钢铁与装备制造业人才基地,不断强化人才支持,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政策扶持。制定完善“1+18”“2+3+N”人才政策体系,完善30余个配套实施细则。对高端机床产业人才,按照人才类别落实企业在职高层次人才补助、重点产业企业人才生活补助、新引进人才购房补助和安家补助、工业产业重点企业招引人才奖励、柔性引进人才奖励等政策,并予以住房、家属就业、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服务保障。二是强化柔性引才。举办“揭榜挂帅”人才赶集日活动,重点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面向社会发布需求,鼓励科研院所、高校相关领域人才、研发团队积极“揭榜”。探索开展高端机床“一产业一院士一团队”发展模式,着力破解高端机床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鼓励引导制造业企业在上海等大中城市建立人才飞地,推动科技攻关、人才培育和成果转化。三是强化人才培养。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新时代三明工匠培育工程的意见》,支持装备制造企业开展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对企业新招用技术技能岗位职工开展岗前培训的予以培训补贴。鼓励企业多渠道培养高技能人才,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建立内部“师带徒”机制,举办职业技能大赛,鼓励企业班组、车间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激发职工提升技能、钻研技术的热情。鼓励企业高技能人才参与市“赛马制”人才选拔,每年从中遴选出一批“三明工匠”和“三明青年工匠”,推动企业技能人才活力竞相迸发。   

  领导署名:池昌江 

  联 系 人:赖 勤 

  联系电话:8241566      

  三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5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