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系列报道】宁化水茜中心学校:“三强化”打造“书香墨香”校园
宁化县水茜中心学校以培育学生传统文化基因和语文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以校本课程、课后服务、乡村学校少年宫为主要平台,以强化“书香墨香”条件保障、课程落实和评价激励为主要抓手,着力打造书墨两香校园文化。2021年学校被评为三明市“书香墨香校园”示范校。
强化“两香”条件保障一是注重硬件建设。坚持实用并适度超前的原则,持续加强“书香墨香”硬件建设,近年来投入90万元,新建“纳豆书屋”、翻新书法室、建设学校开放式“书吧”及班级图书角等。每年投入近2万元购置图书,严格把关图书质量,学校馆藏书籍达3万本,定期购买笔、字帖、书写本和宣纸、墨汁等,供学生写字课时使用。二是注重教师领航。把教师阅读、写字纳入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计划,落实教师“三笔字”训练,安排专任书法教师进行日常指导,邀请书法名家、名师到校指导培训,全校有县阅读领航员3人,专兼职书法教师6人。三是注重氛围营造。把“书香墨香”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走廊、楼梯、宣传栏、文化长廊、书吧和班级文化墙等,悬挂名人或学校师生书法作品、名人读书小故事,让学校处处都飘满书香、墨香。同时,借助学校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广泛宣传学校阅读、写字活动,定期推送师生优秀作品,营造良好阅读、写字氛围。

强化“两香”课程落实
一是落实课程标准要求。把《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和写字的要求落实到语文教学计划,要求语文教师上好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探索“读前推荐课”“读中指导课”“读后交流课”等阅读指导课型,将课外阅读指导列入集体备课活动,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利用“晨诵”“午读”“暮写”时间安排学生课外阅读,确保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40分钟,写字短课时间20分钟。二是创新阅读活动载体。开展“丹丹说书”“教师读书沙龙”“教师会前3分钟演讲”“学生朗读台”等,推进师生共读活动。结合传统节日、世界读书日、校园文化节等时间点,利用学校集会、班队会、兴趣小组,以及亲子活动、家校活动等契机,开展师生共读、主题阅读、课本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校园读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体会阅读乐趣。三是拓宽书法实践渠道。以“合格(硬笔)+特长(毛笔)”“4短+1长”为基本思路,每周一至周四晚上开放学校书法室,免费提供笔墨纸砚,安排书法骨干教师现场指导。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开设5个书法班(软笔1个,硬笔4个),培养书法特长学生100余名。利用寒假时间,组织师生开展“义写春联”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师生参加县以上各类书法、阅读竞赛活动80人次。

强化“两香”评价激励
一是开展班级评选。定期对各班整本书阅读、经典诵读情况进行监测,定期进行写字素养测评,测评结果作为评选“墨香班级”“书香班级”的主要依据。同时,根据学生阅读、书法的综合表现,在语文教师、班主任推荐的基础上,每学期开展一次校园“阅读之星”“小小书法家”的评选表彰。二是开展读写竞赛。每学年举办两次学生古诗词大赛,定期开展诵读卡制作、读书小报设计、主题板报、“采蜜集”展评,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征文比赛等。30余人在县级以上阅读征文竞赛中获奖。三是注重教师激励。组织开展教师读写技能大赛,并给予一定奖励。将教师参与“书香墨香”工作情况,纳入教师年度绩效考核,列入评优评先。把“书香墨香”工作列入学校语文教研组工作考核。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