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县八字桥乡: “工分制”激活治理效能 创新模式蹚乡村振兴新路子
近年来,八字桥乡聚焦村干部履职效能短板,针对“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消极心态,创新推出“工分制”管理模式,以量化考核为抓手、以绩酬挂钩为核心,倒逼干部转变作风、主动作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治理动能。
一、锚定痛点“破题”,构建精准考核体系
坚持找准“关键点”,破解村级治理效能瓶颈。聚焦制度“筑基”,乡党委、政府牵头制定《八字桥乡村干部误工天数管理办法》,明确“工分”与误工天数、工作成效直接挂钩,将日常事务、重点任务全维度纳入考核,让工作成效“看得见、算得清、比得着”;聚焦体系“搭架”,构建“基础有保障、增量有激励、底线有约束、总额有控制”的四维管理体系,按岗位层级、村类细化考核标准,实现“岗责匹配、精准考评”;聚焦导向“纠偏”,通过奖惩分明的考核规则,推动干部从“要我干”转向“我要干”,从“粗放干”转向“精准干”,彻底扭转责任意识不强、服务主动性不足的局面。
二、创新机制“提效”,激活干部履职动能
坚持找准“支撑点”,打造强基赋能制度引擎。推行“分类定基”,按岗位和村类明确每月基础误工天数,即:“一肩挑”村书记、主任17天,村副主任16天;其他两委干部按村类分档,一类村15天、二类村14.5天、三类村14天,夯实考核基础;推行“多元增分”,将额外误工天数与实绩紧密挂钩,岗位缺编按缺额增天,争取项目资金、村财增收、推进重点项目均按金额或规模分档增天,激发干事热情;推行“从严扣分”,对“两违”巡查、畜禽养殖监管未达标等情况,按后果轻重扣1-3天,综治维稳、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每季度由乡班子会议研究扣减,压实工作责任;推行“总额限制”,明确每月总误工天数=基本天数+增天-扣天,村主干(含副主任)不超21天,其他两委干部不超20天,确保考核科学可控。
三、聚焦实效“赋能” 推动乡村全面发展
坚持找准“落脚点”,以考核实效撬动乡村振兴。干部作风显著转变,“工分制”让“干多干少”差距显性化,罗岩村3名干部承担5人工作量,工资增加数百元,后曲村主动干事率提升40%,“一人多岗”成为常态,干部从“敷衍应付”转向“主动担当”;发展速度持续提速,项目资金争取、村财增收与增天挂钩,推动各村“比学赶超”,2023年全乡村级争取项目资金超500万元,实施重点项目12个,后曲村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提前15%-20%推进,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35%,长期收入占比达60%;民生服务提质增效,扣分规则倒逼干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两违”新增违建降65%,安全生产隐患整改率100%,医社保缴费等工作完成度超95%,村头村通过“点单-领单”模式解决北山公园等民生问题,群众满意度从70%升至92%,形成“干部挣分、群众受益”的良性循环。
来源:尤溪县委乡村振兴办 八字桥乡村振兴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公网安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