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区虬江街道:文明繁花绽沃野 厚植乡村振兴精神沃土

日期:2025-11-10 08:53 来源:三明市农业局
| | | |

  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装点青山绿水,为群众提供精神滋养。近年来,虬江街道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推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地域文化繁荣发展,文明新风浸润心田,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一、规制筑基强内核,良俗善治筑牢文明基石一是修订民约立标尺。修订完善19个村《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环境整治、邻里互助等内容纳入具体条款,以“群众议、群众定”为原则,明确红白喜事操办标准。目前已实现各村红白理事会全覆盖,配备专兼职理事20名,以制度约束树文明导向,让“软规范”成为群众的“硬遵循”。二是贤达聚力解民忧。吸纳退休干部、致富能手等群体融入村民议事会等基层自治组织,并依托“近邻垦谈会”、村民调解室等平台累计收集民生诉求56条,成功调解邻里矛盾纠纷20余件,化解率达100%,群众参与率提升至85%,构建起“干部主导、贤达牵头、群众参与”自治同心圆。三是新风塑形破陋习。通过大喇叭宣讲、典型案例通报、入户走访等线上线下融合形式,大力提倡“红事新办、白事简办”理念,引导群众从思想上摒弃陈规陋习、在行动上践行文明新风。自2024年以来累计成功劝导30余户家庭简办红白事,在减轻村民人情负担的同时,更推动传统礼俗从“讲排场、比阔气”旧俗中剥离,让文明之花在乡村沃土落地生根。 

  二、阵地织网促融通,构建多元协同服务矩阵虬江街道以标准化、规范化为目标,打造“全域覆盖、功能集成、服务精准”文明实践阵地体系。一是架构升级,服务效能跃新阶。按照“一站多点”布局,高标准建成1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9个村实践站,集成便民服务、教育培训、卫生健康、志愿服务等8大类功能,建立卫健、文旅等多部门联动机制,实现群众需求一站式受理、多元服务精准供给,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圈”。二是宣传提质,文明新风入万家。为强化文明宣传阵地建设、提升宣传实效,2024年来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宣传点位进行全面排查,更换破损展板80余块;在主次干道、村居入口等群众往来密集的关键节点,增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彩绘墙160余平方米,悬挂主题宣传横幅128条,构建起“点线面”结合的文明宣传矩阵,让文明理念抬头可见、驻足可学。三是设施扩容,乡村品质再升级。聚焦文化惠民需求,扎实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19个村标准化农家书屋全覆盖,配备涵盖农业技术、少儿读物、健康养生等贴合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的图书1万余册,以充足供给保障群众便捷借阅;同步精准发力老年群体文化需求,打造乐龄学堂 10个,今年来已开展书法培训、健康讲座等特色活动 40余场。 

  三、活动赋能聚合力,提质增效繁荣群众文化一是强化志愿建设,筑牢服务坚实根基。为提升志愿服务效能,虬江街道构建8支常备支队+N支特色分队志愿服务体系,覆盖理论宣讲、文化文艺等重点领域;同时文化服务队、青年志愿护河队等10支特色队伍精准聚焦各类专项需求。目前,全街道志愿服务队伍已达30余支,志愿者总人数超200人,其中在志愿三明平台注册的街道干部达110人。二是精准对接需要,贴心服务浸润民心。结合我们的节日”“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精准发力开展志愿服务。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党的理论宣讲38场,惠及党员群众800余人;组织义诊义剪义修服务5次,为 200 余名老年人送去便利;围绕登革热防控、道路交通安全等主题开展宣传活动20余场,服务群众约1.8万人次,群众满意度达98%。三是选树先进典型,引领文明风尚。持续开展最美庭院”“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通过推荐、实地核查、公开公示等环节严格筛选。2024年以来评选最美庭院43户、星级文明户88、征集好家风好家训161条,带动周边40余户村民主动改善家居、传承良好家风,营造比学赶超、向上向善浓厚氛围。 

  下阶段,虬江街道将继续深化文明实践阵地功能升级,以制度为纲、阵地为基、活动为媒,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建设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乡风淳的现代化新农村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沙县区委乡村振兴办  虬江街道办事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