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县大坪村:“联村共建+特色种植” 激活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

日期:2025-10-13 08:41 来源:三明市农业局
| | | |

  近年来,清流县灵地镇大坪村以联村共建打破地域壁垒,以特色种植深挖土地潜力,将三治融合的治理优势转化为强劲的产业发展动能,探索出一条组织联动、资源共享、产业协同的乡村共富新路径。 

  一、组织联动破壁垒,抱团聚力兴产业 

  大坪村深刻认识到,单村资源有限、产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是制约发展的瓶颈。为此,创新组织模式,变单打独斗抱团取暖成为向上突破的必由之路。 

  一是党建引领构建联村共同体突破行政村界限,联合周边4个村庄成立联村党总支,形成跨村域的坚强领导核心。党总支统筹规划区域产业发展,有效整合分散的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资源,实现从各自为政一盘棋布局的战略转变。二是实体运营打造联村经济引擎在联村党总支引领下,共同创办1家联村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龙头和对外合作的平台。同时,整合各村能人、大户资源,组建7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紧密型联结机制,显著提升了产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议价能力。三是资源共享优化区域产业布局。联建机制打破了资源要素流动的行政藩篱。大坪村依托联村平台,可更有效地统筹利用邻村的闲置土地、富余劳动力以及基础设施,为自身特色种植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实现了区域内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二、 精准定位挖潜力,科技赋能提效益 

  联村共建夯实了发展基础,特色种植则成为撬动产业振兴的精准支点大坪村立足资源禀赋,精耕细作特色农业,有效带动村民致富。 

  一是党员带头,示范引领破难题充分发挥村级领头雁作用,由党员骨干率先示范,带头发展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大球盖菇等特色产业,总面积超40余亩。党员的先行先试和成功经验,有效打消了村民顾虑,引领了产业转型方向,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火种二是盘活资源,烟田制种创高效大坪村党支部敏锐抓住烟叶种植的时间差,牵头组织农户利用烟后闲田发展高效益制种业。2024年,全村制种面积迅速扩大至500余亩。通过统一技术指导、品牌销售,实现产值100余万元。极大提高了单位产出效益,将闲置期变为增收季,成为特色种植的亮点和支柱。三是科技支撑,智慧管理增品质积极融入智慧大坪数字乡村建设成果。利用数字平台监控生产环境;借助智慧广播及时发布农事提醒;探索运用数据指导精准施肥、病虫害防治。数字赋能为特色种植插上智慧翅膀,助力提升农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三、治理优势转化为产业保障 

  大坪村的成功实践表明,坚实的治理根基是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大坪村特有的三治融合为特色产业茁壮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 

  一是自治筑基,激发内生动力通过近邻恳谈会、村民代表大会等自治平台充分协商联村共建决策、合作社运作等具体事项,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有效激发了村民投身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二是法治护航,规范市场秩序联村企业和合作社的规范运营,离不开法治保障。常态化普法宣传和法律明白人培养,提升了村民和经营主体的契约精神和依法维权能力;夜间议事会高效便捷的矛盾及时化解产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劳务、购销等纠纷,营造了稳定、公平、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三是德治润心,涵养发展生态村综合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阵地成为传播农业技术、交流市场信息的场所;移风易俗、文明乡风的培育,提升了村民诚信守约、勤劳致富的素养;对大坪村文化诗集”“剪纸等本土文化的挖掘传承,增强了产业发展的文化底蕴和村庄凝聚力。德治的力量,为产业发展营造了和谐奋进的人文环境。 

  来源:清流县委乡村振兴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