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杨林村:深耕庭院经济“方寸地”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日期:2025-09-29 08:14 来源:三明市农业局
| | | |

  近年来,建宁县溪口镇立足于乡村实际,将庭院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依托闲置资源、零星地块,打造“庭院经济+”新模式,引导群众科学规划房前屋后空地,积极发展特色庭院经济,让农家院落的“方寸之地”逐步蜕变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庭院”,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能。 

  一、科学规划,让庭院经济“动”起来。溪口镇杨林村以党建为引领、规划为抓手,立足村落实际,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以支部推动、党员带动、党群互动模式,立足本土资源统筹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制定庭院经济规划。一方面,统筹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与基础设施完善,对零散地块统一丈量整合,采用垒石块石、仿木栅栏等乡土材料,按“规格统一、颜色一致”标准打造庭院菜圃,引导村民种植白菜、辣椒等蔬菜;另一方面,同步推进环境整治,拆除闲置附属房10余处,修建入户宅间道及步道600余米,为村民增收与乡村环境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二、因地制宜,让庭院经济“动”起来。溪口镇杨林村立足农户庭院资源,以“群众参与、集体联动、多元发展”为思路,全方位激活庭院经济活力。通过党员入户宣讲、技术骨干现场指导,广泛动员群众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发展“小菜园+小养殖场”特色产业,规范搭建鸡棚、鸭舍养殖土鸡、土鸭,让“闲置方寸地”变身“家门口增收园”。另外,杨林村还深挖庭院经济多元价值,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鼓励农户在庭院周边打造花圃、微型果园,精心打造多处“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的特色景观节点,提升居住舒适度与村庄颜值;部分农户创新“种养循环”模式,用家禽粪便作为中药材、蔬菜的有机肥料,形成“养殖—施肥—种植”生态链条,既降低种植成本,又拓宽增收途径,让庭院经济成为“富农+美村”的双赢引擎。 

  三、环境升级,让庭院经济“新”起来。溪口镇杨林村将庭院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让“增收园”同步变身“景观园”。以庭院经济项目为抓手推进统一整治,按照“整洁有序、美观协调”标准,规范农户庭院布局——统一青砖仿木栅栏样式,将零散菜地集中规划至庭院角落并加盖防护网,引导村民将农具、杂物收纳进定制储物棚,昔日杂物堆积、禽畜散养的杂乱庭院,如今实现“菜地成畦、栅栏齐整、禽舍规范、杂物归位”,家家户户的庭院“小美”逐步汇聚成村庄整体“大美”。 

  如今的杨林村,庭院间菜绿花香映新景,方寸地种养增收结金果。下一步,杨林村将持续深化“庭院经济 +”融合发展路径,通过推动特色种养、生态景观、乡村旅游更深层次融合,努力让一个个农家“小庭院”持续释放“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大能量,稳步探索一条兼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杨林特色强村富民新路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