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区大洛村:盘活闲置资产 激活产业动能 标准化厂房赋能乡村振兴
在大洛镇乡村振兴的版图上,一座崭新的标准化厂房正成为撬动发展的关键支点。这座坐落于大洛镇集镇核心区大洛村的产业平台,总投资达3000万元,占地面积约4755平方米。它的崛起,始于对镇村闲置资源的“点石成金”——通过新建1座农林副产品标准加工厂房,配套完善办公、住宿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为乡村产业升级搭建起坚实的“起跳平台”,让沉寂的土地焕发蓬勃生机。
一、唤醒沉睡资产,让老厂房焕发新生机
斑驳的墙面、闲置的车间,曾是大洛村原福利造纸厂的落寞写照。如今,一场全方位的“焕新工程”让这座老建筑重获新生。结合集镇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施工队伍对厂房外墙进行精心翻新,褪去陈旧底色,换上整洁新装,让闲置多年的老厂房在时光流转中重新挺直“腰杆”,成为集镇上一道亮眼的新风景。更具突破性的是“村建企用”租赁模式的创新实践,村集体牵头建设厂房,企业以租赁方式轻装上阵,既避免了集体资产闲置浪费,实现了稳定增值,又为企业减轻了初期建设的资金压力,让双方在合作中各得其所,共同奏响互利共赢的乡村振兴协奏曲。
二、聚力引凤还巢,为产业注入源头活水
乡村的振兴,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产业的兴旺,需要优质企业的扎根。大洛镇深谙此道,将“党建+乡贤”的联动优势转化为招商“引力”,一边健全招商机制,以“主动上门、靠前服务”的诚意搭建合作桥梁;一边用乡情纽带凝聚乡贤力量,呼唤在外游子返乡创业。这份执着与真诚,迎来了乡贤企业的“归巢”——杰松洗涤有限公司成功入驻。目前,企业正稳步推进年洗涤100万套布草项目,项目建成后,将辐射全市酒店、民宿、青旅等业态的布草清洗需求,预计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这股“乡贤力量”的注入,不仅为当地产业发展带来了强劲动能,更激活了乡村经济的“一池春水”。
三、共享发展红利,让增收路径越走越宽
“发展为了谁”的答案,藏在村民脸上的笑容里。大洛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集体增收、群众获益”的原则,以党建为“轴心”,探索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共富路径。依托村企合作模式,标准化厂房成为连接集体与村民的“增收纽带”: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租金收益达16.8万元,为村集体经济注入稳定活水;同时释放50余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更多群众。
四、锚定长远发展,绘就产业升级新蓝图
站在新起点,大洛镇的脚步从未停歇。下一步,当地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推动标准化厂房高效运营:聚焦洗涤产业链延伸,以“乡贤经济”为纽带,围绕项目上下游精准招商,引进配套企业,提升厂房综合利用率;同时优化服务机制,主动对接企业需求,靶向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全力打造“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优质营商环境。
从闲置资产到产业高地,从乡贤归巢到群众增收,大洛村标准化厂房的蜕变,正是大洛镇以实干书写乡村振兴答卷的生动缩影。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在孕育新的希望,每一个脚步都在迈向更美的明天。
来源:沙县区委乡村振兴办 大洛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