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里心镇:打造“乡土人才超市”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近年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人才在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中的关键作用,里心镇立足区位优势、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在全省率先创办“闽赣乡土人才超市”,走出了一条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劳务经济的新路子。
一、组织联建强功能,党建引领聚合力。一是强化党建引领。里心镇打破区域界限,采取“跨村联建”模式,组织4个村成立麓山联村党总支,共同领办劳务合作社,推动闲散劳动力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串联“党建链”“产业链”“人才链”,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二是完善组织架构。合作社股权由联建村占股20%、社员占股80%,吸纳80余名“土专家”“田秀才”加入,推选能人党员担任理事长,村党支部书记任理事,盘活本土人才资源。三是明晰业务范围。重点承接农业劳务用工、农机租赁、技能培训等业务,利润按“交易量分红”分配,预计年内可带动村财增收10万余元。
二、资源整合优服务,供需对接提质效。一是精准对接合作。聘请农村党员担任区域经理,实施“走出去”战略,与27家用工单位签约,实现闽赣两地劳动力互通互补。二是精准采集需求。发动镇村干部摸排技能人才,建立实名制台账,构建乡土人才“资源图谱”,组建8个特色产业专班,帮助种植户节约10%用工成本。三是精准匹配岗位。收集用工需求722条,通过微信群发布信息,班组长“点对点”组织对接,形成“点单、派单、接单、评单”闭环管理,成功输出务工人员206人次,创收18万元。
三、联农带农促增收,暖心服务强保障。一是技能培训定心。依托田间课堂、定点机构,开办莲子、茶叶等技能培训班17场,提升就业竞争力。二是权益保障暖心。加强保险对接,保障工资薪酬,组织调解能人化解纠纷,开展“暖心行动”48次,解决务工家庭“一老一小”困难28件。三是品牌塑造匠心。聚焦“农”字号劳务品牌,培育“金手指”“金剪刀”等特色品牌,推动产业化发展。
里心镇通过“闽赣乡土人才超市”,以党建引领整合资源、优化服务、联农带农,不仅破解了用工难题,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这一模式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新思路,未来需进一步深化品牌建设,扩大辐射效应,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来源:建宁县委乡村振兴办 里心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