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区虬江街道:赋能巾帼“她”力量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虬江街道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发展”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创新打造"三美三治三心"工作体系,组织动员广大妇女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用智慧与汗水描绘出乡村振兴壮美图景。
美环境强基础 ,以“她活力”扮靓“乡村美”
一是组织赋能,凝聚共治合力。创新建立“街道妇联+村社网格+家庭细胞”三级联动机制,汇聚妇女党员干部、执委、妇女代表等巾帼力量,组建20支巾帼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义务植树、环境整治等活动40余场次。二是机制引领,激活长效管护 。推行“三包责任制”创新实践,由村党支部联合妇联牵头与农户、商户签订“门前三包”“庭院三包”承诺书共1800余份,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实现人居环境从"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三是示范带动,静展庭院之美。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评比活动,2024年来,共创建美丽庭院21户,进一步放大了“邻里效应”,以庭院“小美”助力乡村“大美”。培育美丽庭院经济示范户2家,带动周边农户就业8人,让方寸之地既扮靓家园又创造效益。
治乡风树新风,以“她动力”加载“柔引擎”
一是文化浸润,厚植文明沃土。着力打造家风特色品牌,收集整理优良家训家规158条。以“三八”“五四”等节日为契机,评选“最美家庭”“最美好婆媳”等先进典型6户,星级文明户32户,充分发挥先进家庭示范引领作用,提供有益精神滋养,推动形成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二是多元调解,筑牢平安基石。构建"1+4+N"矛盾调解体系,成立村级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19个,培育"娘子军"调解员23人。2024年通过情理法融合“柔性”方式,成功化解家庭矛盾9起,调解满意率达100%,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三是法治领航,提升治理效能。打造"线上+线下"普法矩阵,组建"巾帼法律明白人"队伍126人,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普法资料1.2万份,开展专题讲座6场,提供法律咨询等维权服务10余人次,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心连心办实事 ,以“她合力”彰显“奉献美”
一是培育致富能手。把农闲经济、门口经济作为妇女增收致富突破口,实施"巾帼创业赋能工程",2024年以来组织11名妇女参加现代农业、电商培训等培训。发展辣椒、玉米等特色种植基地,新增女性经营主体2家,带动32名妇女就业。二是深耕银龄关爱。组织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化身“贴心儿女”开展“银龄关爱”行动,定期入户走访特困、独居等老年人群体;提供健康体检、义务理发、防诈骗等活动58场次,惠及老人430余人次,进一步做好养老文章。三是护航幼苗成长。充分发挥妇联引领联系服务作用,实施“福爱妈妈”计划,招募150名爱心妈妈采取“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的形式与辖区内留守、困境儿童结对帮扶;开展“阅读微心愿”活动,为33名乡村孩子点亮阅读之灯。
下阶段,虬江街道将继续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引领、联系、服务”作用,以"柔肩担重任,巾帼绽芳华"的豪情,凝聚巾帼之力,汇聚巾帼之智,让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中处处跃动着“巾帼红”。
文章来源:沙县区乡村振兴办 虬江街道办事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