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县枫溪乡:办好三件“民生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枫溪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加强农村民生建设,办好三件民生事,不断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
一、办好“完善设施”民生实事。用活用好专项资金,推动一批关乎民生、利于长远的项目开工落地。一是补齐短板。预计投入建设资金超一亿元,接续实施枫溪乡基础设施灾后恢复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山洪沟治理、生态廊道二期等项目,年内可全部完工,进一步补齐民生基础设施短板。二是改换新颜。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为契机,谋划实施集镇本点立面改造提升、道路白改黑等项目,加速枫溪新村三期建设进度,力争年内新建双拼新型农村住宅5栋10户及管理房、桥梁等相关配套设施。三是精细提升。开展“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深化推进枫溪、小珩等试点示范村庄提升工程,分阶段有序开展华山、邓家、大雅等3个薄弱村“微整治2.0”行动。
二、办好“产业发展”长远大事。立足“两米两茶一中草药”特色产业布局,做优做强“茶、药、种”绿色文章。一是发展高山育茶。发挥福建省韵扬野生茶叶龙头企业资源优势,整合华山、邓家、小珩等茶山资源,开发约1000亩有机生态茶基地,年产干茶约1万斤,每年安排20名村民在小珩基地务工,户均增收2万余元,村财增收15万元。二是发展林下藏药。深化与清华月牙多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厦门中药厂的有关对接合作,合力发展灵芝、肿节风、铁皮石斛等特色中草药种植加工研发,完成高品质肿节风GAP基地种植肿节风100亩,平整育苗基地6亩。三是发展稻田制种。依托毗邻建宁的区位优势,学习转化建宁制种技术与栽培经验,加大水稻制种技术指导力度,完成水稻制种1270亩。
三、办好“基层治理”当下难事。坚持“党建引领、村民自治、党员示范”的治理理念,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一是建强组织“夯基础”。实施村级工作千分制考评办法,深化推进“跨村联建”机制,提升产业联盟质效,有力建强村级党组织。二是激活治理“新思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行“五夜一行”工作法,构建“找、办、督”的问题闭环机制;试点“积分制”“清单制”等管理制度,扎实开展“五个美丽”评选活动,营造文明和谐新风尚。三是积蓄发展“源动力”。深入实施“头雁领航”工程,探索实行村里主要干部量化考核管理,开展村级党组织乡村振兴“大比武”活动;深入实施“薪火成长”工程,深化“师徒制”模式,储备培养一批村级优秀后备人才。
文章来源:明溪县乡村振兴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