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区富口镇: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解锁乡村治理“密码”

日期:2024-08-23 17:50 来源:三明市农业局
| | | |

  近年来,沙县区富口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党支部+乐龄学堂”为抓手,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切实让农村留守老人在乡村振兴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引领作用。姜后村作为“终身学习健康养老服务创新项目”沙县首个试点村,创新探索“乐龄学堂”运作模式,并由点及面,逐渐铺开。一方面,通过每周一次的共学、共餐、共伴三共活动,充分弥补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空缺另一方面,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培养由乐龄学员组成的“富小暖”“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等多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开展环境清洁、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满足老人学习、社交、自我实现等“发展型”需求的同时,实现村民自治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一股暖流,进而产生“1+1>2”的最优效应。目前,富口镇拥有乐龄学堂7个,学员共计200余人;今年来,共开展村庄清洁活动30余次自发解决矛盾纠纷20余件,邻里互助成为常态,“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的氛围愈加浓厚。 

  二是不断完善乡村文化阵地建设。持续抓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150万元建成集镇文化服务中心、投入130万元建成白溪口村村史馆、投入160万元建成荷山村红色党校暨红色文化展示馆、投入30万元建成罗溪村美丽乡村红色文化展示馆等等,力求通过文化场所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革命文化,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利用乐龄学堂、农村书屋、村史馆等文化场所,以知识讲座、评议交流等形式开展文明礼仪、公民思想道德规范等宣传教育活动。2017年以来,借助各村(居)乐龄学堂”建立乡村振兴培训点,完善“共学”“共餐”“共伴”学习平台,邀请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和优秀党员群众组成志愿讲师队伍,每周选取1天开展党课教育、手工教学、农技知识等教育培训活动,并结合开办长者食堂,提供免费午餐,以此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而服务乡村振兴。今年来,共开展“三共活动”140多期,受益群众5000余人次,“乐龄学堂”赋能“乡村文明建设”,乡村文化生活逐渐成为富口老人们的日常。 

  三是立足乡实际优化课程设置。富口镇乐龄学堂立足乡村,努力将课程设置贴近老年人实际需求,积极通过闽台交流平台,将台湾社区乐龄学习中心好的教学、活动和管理等理念引进来老人们学歌学舞、学习健康和环保,学习良好的生活方式,不断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融合“乐龄学堂+乡村治理”,发挥老年人“人熟、地熟、有威望”的优势,通过授课提高老年人环境整治、矛盾调解、政策宣传、学法用法等方面能力,培育老年人成为乡村治理主力军。同时,根据各村实际,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等主题,不定期通过个别交流学习、集体交流学习、外出学习等方式,结合主题面对面传经验、教办法,提升学员素质能力形成乐龄学堂赋能乡村治理新格局。 

  文章来源:沙县区委乡村振兴办  富口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