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县:践行“三个不要忘记”重要嘱托 党建领航谱新篇
泰宁县始终牢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走出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革命老区发展道路。
筑牢基层组织“桥头堡”,聚集老区振兴“新动能”
泰宁县始终聚焦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入实施“村干部素质提升计划”,进一步提升村干部强村治村能力。在新桥乡党委定期举办的“头雁比武·村村竞赛”活动中,各村党支部书记以演讲的方式晒成绩、讲方法、谈经验、话发展,把成绩晒给群众看,把思路说给群众听,并接受群众现场提问,让“村村竞赛”走进“群众舞台”,在交流提升的同时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距离。
近年来,岭下村以党建为引领,深挖自身的红色资源优势,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盘活资产资源,推动红色旅游、红色研学产业发展,做好“红色+文化+产业”特色发展文章。陆续保护开发了红军食堂、老游击队员之家、家风家训馆、“三个不要忘记”主题馆等革命历史景点,当初的落后小村,变成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村,年接待游客超过2万人次。2023年,岭下村的村财收入从1999年的5000元增长至28.12万元。
点燃乡村产业“强引擎”,打好强村富农“组合拳”
泰宁县持续深化“跨村联建”党建模式,因地制宜实行党建联盟、多村捆绑、村企共建等联建机制,抱团发展文旅康养、笋竹加工、渔业养殖等产业,先后成立12个联村党总支,打造6个联建示范点。
朱口镇是全国农业产业强镇,但是辖区部分村庄存在多、小、散等特点,严重制约村集体发展。为改变各村发展不平衡问题,朱口镇党委通过“跨村联建”模式,由王坑村党支部牵头,与地域相邻、土壤相似的石辋、寨色、赤坑等村成立将溪片联合党总支,联合打造了“特色种养、农旅休闲、娱乐体验”三大特色产业。同时,立足特色富硒资源,推行“党总支+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由党总支领办成立碧丰源专业合作社,注册“朱口小籽”“朱口仙子”农业特色品牌,流转盘活富含硒元素的闲置农田和荒山,带动农户推广种植小籽花生3200余亩、青梅6000余亩、岩茶4500余亩,逐步建成将溪片富硒康养农业示范园,并先后落地朱子家茶、青梅产业园、小籽花生深加工等项目,全力打造优质特色产业集群,带动联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3万余元。
激活乡村善治“源动力”,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泰宁县大力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扎实开展“五到五访五促”活动,在各乡(镇)推广“155”能人服务工作机制,通过推行“村民点单、两委统单、能人接单、党员跟单、群众评单”的五单工作法模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堡垒强心、党群连心。县、乡党员领导干部常态化深入挂包村、相对困难户、民营企业、在建项目等,主动下沉一线办实事、解难题,今年来,帮助解决民生难事1360余件。
为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大田乡充分盘活阵地资源,将各村休憩凉亭打造成11个特色“说理亭”说理议事平台,村干部在了解群众问题后及时将问题记录在“点单”表上,并联系相应的“说理”服务能人进行“接单”。垒际村机耕路修复、谙下村防护栏建设、料坊村水渠建设等村民急需的项目建设在说理亭下由两委“统一接单”上报推动实施;宅基地归属纠纷、山林土地纠纷在说理亭下由能人“接单”化解握手言和,村民们赞不绝口。
文章来源:泰宁县乡村振兴办、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