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溪源:坚持党建引领 点亮乡村善治之路

日期:2023-06-02 17:58 来源:三明市农业局
| | | |
  近年来,建宁县溪源乡以县委、县政府实施的美丽建宁“三清双提”行动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建引领,综合运用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以系统思维提升自治水平夯实乡村善治基础 

  理清思路抓谋划。溪源乡立足笋竹产业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浓厚优势,明晰“古韵竹乡”发展定位,制定《溪源乡人居环境整治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推进农村风貌改造提升、完善道路、水利、农业、教育、文体、养老等一系列基础设施,推进民生实事建设。 

  高位推动促落实。溪源乡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抓、村级主干、群众主动参与”联动机制,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以房管人”的要求,溪源乡将全乡划分20个网格小组,并以10-30户为标准设立微网格,有效发挥其在信息排查、矛盾化解、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使“小网格”支撑“大治理”,真正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情在“格”中系、和谐不出“格”。 

  群众主体共决策。溪源乡各村设立乡村党群协商议事会、评议会,搭建协商平台,形成“村里大事两委提想法,群众说了算”的民主决策制度;围绕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项目,试行廉情观察“三单法”,建立决策清单、风险清单和公开清单,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监督者”,形成村民“共同参与,共同协商,共同解决”的新局面。 

  以底线思维提升法治水平强化乡村善治保障 

  全覆盖推进普法教育。溪源乡采用“线上+线下”的立体化宣传模式,线上依托“互联网+微信”,构建法治服务平台,在线上建起网格微信群,发布社会动态、社情民意、群众需求,第一时间线上受理、解决民生问题,办好群众“身边事”。线下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系列活动,打造法治广场、法治街区等宣传阵地,用“接地气”的方式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 

  网格化组建调解队伍。溪源乡以网格为载体,化解百姓“千千结”,溪源乡探索“网格员+党员调解员+N”的调解队伍模式,巧用“能人”智慧,善用“强人”威信,妙用“亲人”亲情,借力“民间”队伍力量成立9支“草根和事佬”调解服务队,并纳入评优评先制度,不断提高调解员的调解能力和工作积极性。 

  清单式提供法律服务。溪源乡建立乡综治服务中心,推行“四式两化”运行模式,织密民生“幸福网”。围绕群众实际需求,制定统一的法律服务清单,实现“菜单式”供给、“订单式”服务,为群众解答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打通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神经末梢”,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以创新思维提升德治水平筑牢乡村善治支撑 

  溪源乡创新道德教化的实践形式,全面加强村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弘扬道德新风。溪源乡依托9个村级文明实践站、1个乡村文明公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突出抓好乡风民风建设,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新乡贤”评选活动,带动村民见贤思齐,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诚实守信。 

  培育文明乡风,提升村民文化素养。溪源乡深耕传统文化,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研究和探讨优秀家风家训的历史文化渊源,突出特色,注重质量,打造四知堂孝廉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等传播平台,全面推行移风易俗,破除乡村陋习,培育文明乡风,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建立健全奖惩机制,促进道德规范有效实施。溪源乡探索实施“党员+网格+积分”制管理模式,细化出26条考评量化标准,推选7名党员及德高望重老干部成立幸福积分协会进行评分,通过明码标“分”、规范操作、积分变“现”,让文明有收获、德者有所得;对失德者进行合情合理的规劝、约束,让村民文明素养得以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文章来源:建宁县委乡村振兴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