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明溪盖洋镇:“三联三带”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支部联建,“联”出战斗力
盖洋素有“明溪粮仓”的美誉,温庄大米米质优、口感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声名远扬。作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温庄村发展势头良好。
盖洋镇党委政府首先着手基层党组织建设,力争让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引导温庄、湖上、葫芦形、姜坊、林地等村成立盖洋镇温庄贡米产业联盟党委,合力谋发展、齐心做品牌、抱团拓市场。联盟党委优化组织设置,健全运行机制,通过党委联席、“红色网格员”服务及各类共建共享机制,畅通问题反馈渠道,及时解决各村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盖洋镇党建联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产业联盟,“联”起增收链
2019年4月,温庄大米水稻品牌荣获海南三亚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籼稻)金奖,一举登上国家级大舞台。温庄大米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联盟党委一面积极申报“温庄贡米”农产品地理标志;一面吸纳各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成立温庄贡米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并由合作的福建柳里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统一收购、包装、销售,让农业资源科学高效配置。
今年,福建柳里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将按每公斤不低于3.2元的保底价收购农户优质稻,保障农户的基本销售。除此之外,温庄贡米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温庄村为核心,建立267亩“温庄贡米”核心产能区示范片、万亩优质稻基地,产、供、销脉络清晰,使温庄贡米远销海南、深圳等地,联建村村财每年增加120万元,产业化联合体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实现“温庄贡米”产业持续发展。
(温庄粮食加工厂)
(温庄贡米产品统一包装)
资源联享,“联”成集约效应
乡村振兴,村民致富,资源是关键要素。今年以来,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陈丹教授已经在盖洋开展培训15期,他为村民们讲技术,讲现代农业发展,传播先进理念。在“人才回归”工程的吸引下,许多返乡大学生、在外乡贤和专技人员回归,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提升。
盖洋镇将岗位设在产业链上,各联建村统筹劳动力资源,动员辖区企业以技术支持、岗位扶持等方式,帮助青壮年在家门口就业,温庄村粮食烘干厂、五彩现代花卉产业园、康之源油茶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实现就业创业。
“温庄贡米”只是盖洋镇开展“跨村联建”的一篇“文章”。放眼明溪,“跨村联建”的成功经验得到了肯定和推广,“温庄贡米”身后,还有“枫溪野茶”“沙溪柑橘”“胡坊葡萄”……一幅更宏伟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现代化水稻收割机)
(温庄贡米产品推荐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