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明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日期:2024-01-17 09:18 来源:三明日报
| | | |

  ——2024年1月10日在三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三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扎实开展“抓重大项目,促高质量发展”工作,全力以赴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全市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社会大局安定稳定。初步统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0%,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4%、0.7%、3.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出口增长7.4%;实际使用外资下降4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8%、6.4%。

  一年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效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农业生产稳步增长,落实粮食面积242.3万亩,完成蔬菜产量208万吨,生猪存栏119万头,家禽存栏700万羽,肉蛋奶产量10万吨,渔业产量11.9万吨。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79个,总量900个,居全省前列。136个省级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亿元,占年度投资101.8%。我市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建宁县溪口镇、泰宁县朱口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坚持合力抓工业全力稳增长,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2家,新增产值17.4亿元。38个工业大类有24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食品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10个行业呈两位数增长。305个增资扩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6.9亿元,三钢新1#高炉、海斯福高端氟精细化学品生产等150个项目建成(部分)投产。同晟新材、奥翔体育在新三板获批挂牌。服务业保持稳定,深挖企业“上规上限”潜力,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06家、限上商贸企业321家。持续开展“乐购三明”系列促消费活动,政府发放各类消费券1800万元,拉动消费超15亿元。平台经济网络零售额69亿元、增长5.4%。开展文旅消费提升年行动,预计全年旅游总收入突破450亿元、增长45%。我市入选国家流通战略支点城市。

  (二)项目建设提质增效。项目推进有新进展,扎实开展“抓重大项目,促高质量发展”工作,建立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组建工作专班突破永安抽水蓄能电站等18个重点项目,带动全市78个总投资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93.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110.1%;30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5.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105%;三元中吉高科新能源材料等114个项目开工建设,清流开元射击训练基地等80个项目建成投产。统筹做好项目策划生成工作,全市策划生成亿元以上项目754个、总投资3066亿元。德化-大田-永安天然气管网项目成功列入国家规划。永安市、宁化县、建宁县、大田县获全省项目考评正向激励。项目招商有新成效,成功举办重点产业招商推介会、对口合作招商推介会、重点产业推介会等大型招商活动,全市新增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99个,新增上海人良纤维等落地项目135个。新签约央企项目10个,沙县新能源炭素等9个项目已开工,累计完成投资6.1亿元。项目争取有新突破,149个预算内投资项目获得中央和省补助17.03亿元,争取资金同比增长21%。86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获得债券额度51亿元。已下达两批增发国债项目114个,获国债资金32.7亿元,项目数居全省第一位、争取资金居全省第四位。

  (三)发展动能持续积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0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制造业单选冠军4家。建立三明籍科技人才及成果库,258家企业列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新增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2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300家,获中央引导地方科技专项7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95项。三明(上海)离岸孵化器落地上海,三明经开区、高新区与省科技厅签订STS子专项协议。民营经济活力提升,出台《关于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三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其配套政策措施。举办“三明市企业家日”系列活动,评选优秀企业家50名、优秀民营企业50家。预计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0%、民间投资增长2.5%、新登记民营市场主体4.5万户,鑫森合纤、金牛水泥等8家民营企业入选2023福建省民营企业百强相关榜单。数字经济量质提升,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预计增长10%以上,闽光云商连续两年获评省级“独角兽”企业,海丝数字科技等7家企业入选省级“瞪羚”企业,海丝卫星大数据中心等16个项目入选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依托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功举办第三届“红明谷”杯网络安全大赛。市域乡镇及以上区域实现“双千兆”网络全覆盖,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超60%。成功发射“海丝三号01星”,全省首个民用卫星地面接收站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项目编码。园区平台整合提升,加快园区标准化建设,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三明经开区、高新区2个新园区管委会正式运营,全年实现税收预计分别增长5.2%、56%。明溪县、清流县、泰宁县、将乐县等4个县完成园区整合工作,全市8个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估等级达到C级标准,吉口园列入全省首批D级化工园。明溪县成功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

  (四)区域合作走深走实。沪明对口合作再结硕果,在上海顺利召开对口合作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签订县(市、区)和12个重点部门对口合作协议。获上海1.1亿元对口合作专项资金支持,省级财政予以1:1配套,500余款农特产品登陆35家上海重点平台,83所学校、29家医疗卫生单位与上海结对共建。沪明临港产业园签约落地,上海三明大厦、圆周产业招商基金等揭牌运营,泰宁锦江国际度假酒店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对口支援再创佳绩,中央国家机关及央属企业对口支援三明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华润希望乡村、米兰花酒店、百趟专列进泰宁、鑫港混凝土并购等项目和事项顺利实施。发挥中央和省直单位对口支援挂职干部桥梁纽带作用,共争取专项资金7.4亿元,采购销售农特产品2361万元,捐资捐物3115万元。明台交流再上台阶,成功举办第十八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海峡两岸(三明)乡村融合发展论坛、宁化石壁客家祭祖大典、尤溪朱子诞辰祭典、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暨海峡两岸美食节等两岸交流活动,新引进台企25家,利用台资2.23亿元。三元区入选全省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县,沙县小吃文化城获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京明科技合作再添动力,举办首届京闽科技合作论坛暨京闽(三明)科技项目对接活动,共签约29个项目、总投资24.24亿元。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永安)石墨烯创新创业大赛,中关村科技园新引进科技型企业89家、税收超2800万元。

  (五)改革创新砥砺前行。医改,我市成功举办“健康中国行动”三明现场推进会系列活动,入选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开展“无陪护”医院创建,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23个试点病区“无陪护”率超80%以上。永安市总医院、尤溪县总医院列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单位。林改,首发“林票2.0”,累计制发林票6.3亿元,惠及7.8万人。三明林改经验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作重点推介,6项林改创新成果写入中央文件在全国推广。实现林业碳票全国首次跨区域销售,新开发林业碳票项目12个,实现碳减排量19.4万吨,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成交金额突破11亿元。我市入选2022年度全国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成效明显激励市,获评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优良城市,成功举办首个全国生态日福建分会场活动,在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经验交流现场会上做典型发言。教改,试行校长职级聘任制改革,学前教育公办率、普惠率、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各项指标及中考成绩均居全省前列,高考各批次录取率均超全省平均水平。我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入选福建省改革试点成果表扬名单。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三明中学落成开学。三元区、沙县区、宁化县入选省级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金改,迭代推出“福林贷2.0”,绿色信贷余额298.9亿元、增长40.5%。“十碳绿盈乡村”案例入选2023年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福路贷”融资模式在全国推广。我市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名单。营商环境改革,借鉴上海浦东新区集成创新经验,建立“1+1+10”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建成三明市营商环境数字化监测督导平台,与上海市杨浦区、虹口区和长宁区签订“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协议。梳理“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事项96项,全程网办事项比例达88.8%。三明陆地港出口转关直通业务等4个案例入选省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

  (六)城乡发展更趋均衡。城市品质进步提升。我市入选全国第三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获9亿元中央资金支持。出台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要点,完成三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推进陈大、东霞等城市片区开发,拓展中心城市空间。实施城市品质提升项目962个、市政污水管网108公里。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24个,直接受益群众3.86万户,麒麟山公园、东江滨公园完成整体改造提升。我市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乡村振兴示范推进,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下达乡村振兴专项资金4.06亿元。实施“百镇千村”示范工程项目633个、乡村振兴示范线项目207个,全市5个乡镇、61个行政村入选第二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创建名单。沙县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我市获批全国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快生态新城开发建设,市疾控中心大楼、第一医院生态新城院区投入使用。实施闽江干流防洪提升工程(三明段),G356永安段、S215尤溪段、莆炎高速岩前互通、枫溪互通等10个项目建成通车。沙南高速、元溪高速全面动工。顺昌至将乐等8个“邻县高速通”项目、15个“乡镇便捷通”项目列入省级“两通工程”规划。

  (七)民生事业稳步推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4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40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30.14万人。落实高校毕业生青年就业创业十条措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4.5%。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5%,41项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实施114个中小学建设项目,新增学位1.33万个。设立65个名医工作室,建设示范性长者食堂46个,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8个,建成全省首家地市级阿尔茨海默病康复中心。杭州亚运会三明籍运动员斩获8金1银,获历史最好成绩。安全形势稳定可控,耕地保护工作评价连续7年、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列。煤电油气和粮油副食等基础产品和服务稳定供应。全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连续38个月稳控在1%以下。建成市防汛应急综合指挥平台,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排名全省前列。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加清醒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受超预期因素不利影响,实体经济发展较为困难,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低于年初预期目标;经济结构仍然不优,产业层次偏低,龙头企业偏少,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持续走高,企业盈利空间受到压缩;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紧紧围绕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全力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持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建议重点抓好“三升三进”:

  (一)聚力经济企稳回升。锚定年度目标任务不放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增长5.5%左右。相应指标安排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0%,出口增长3.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其他约束性指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精准落实惠企政策不打折,用好用足中央、省上政策工具箱,推动政策、资金要素直达企业。深化“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优化专班服务,助企纾困解难。精准开展钢铁、水泥等线下“手拉手”对接活动,引导更多企业入驻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帮助企业拓市场、增订单。完善“周监测、月分析、季协调”经济运行监测机制,加密分析会商,准确、及时掌握经济发展态势,提升经济形势分析质量。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不动摇,完善民营经济“1+N”政策体系,建立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推动民营企业问题线索“收集—反馈—解决”闭环管理。探索建立民营企业融资需求清单,推动新增民营企业贷款100亿元以上。实施民营企业梯次培育工程,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力争民营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5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4.5%、民间投资增长3%以上。建立民营经济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二)聚力产业提质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化钢铁、水泥、纺织等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实施千万元工业重点项目500个以上、市级重点增资扩产项目300个以上,分别完成投资360亿元、220亿元以上。推动氟新材料、生物医药、石墨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加快建设博悦药物、科达新能源等补链强链延链项目,力争产业产值增长8%以上。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机制,确保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推动建宁(闽赣)国际陆港、永安闽中公铁联运等多式联运项目加快实施,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力争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2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80家以上。加快推进环大金湖旅游资源整合,打造一批“出圈”的景区和“爆款”旅游产品,力争全年接待游客人数、总收入分别增长15%、18%以上。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支持将乐县、沙县区、明溪县创建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加快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品牌,全市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40个以上。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新增县级以上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示范单位95家以上。做好沙县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宁化县承包耕地细碎化问题治理改革试点工作,创新发展沙县小吃品牌,打造一批典型示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三明中关村科技园,争创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力争全年引进企业50家以上。落实工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开展“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一批“数字工匠”,培优扶强一批“独角兽”“瞪羚”企业。加快“海丝三号”系列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工作,推动卫星地面接收站落地三明中关村科技园,推广“智慧海洋”、双碳评估监测等卫星应用产业。

  (三)聚力需求扩容升量。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超期谋划、精准谋划、规范谋划一批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项目,优先储备紧迫性强、综合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做到“项目等资金”,确保全年谋划亿元以上项目超600个。加快推进三钢智能制造及产能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推动海西天然气管网二期(三明段)、沙县小吃三产融合示范园等项目建成投产,确保30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500亿元以上。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加快推动万亿国债项目落地开工。积极拓展多元消费,出台我市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持续打响“乐购三明”品牌,支持闽光云商大宗商品供应链采购销协同发展平台、市农林集团农产品供销一体化平台、市城发物贸公司明易网等特色平台发展,做大交易规模。加快发展电商经济、夜间经济,举办八闽美食嘉年华、沙县小吃华夏行、沪明非遗美食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扩大汽车、家电、房地产等大宗商品消费,适时推出优惠促销活动,力争带动全年消费10亿元以上。积极拓宽招商渠道,成立11个特色产业链招商工作组和驻上海、广州招商专班,推进产业链招商、清单式目标招商、小分队招商、基金招商,用好“6·18”“9·8”“进博会”“林博会”等平台,力争全年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超1200亿元。建立健全招商考核机制,提高招商项目落地率。加强对招商引资的监督管理,防范“内卷式”招商引资乱象。

  (四)聚力促进区域协作。推进沪明对口合作,深化部门、区县、园区、国企等多层次交流合作,积极筹备沪明对口合作第二次党政联席会议。打造上海三明大厦招商窗口,推动上海国企与我市县(市、区)和园区结对共建,力争更多项目落地三明。建立生物医药、氟新材料、石墨烯等产业“人才飞地”、研发中心,加快墨砾新材料、纬景储能等重点项目建设,探索沪明临港产业联动运营管理模式,力争引入优质企业5家以上。认真做好年度评估迎评工作,确保在评估考评中取得好成绩。推进对口支援工作,研究制定中央和省直单位对口支援挂职干部对接争取政策、项目、资金亮晒方案,常态化、精准化对接争取中央和省直对口支援单位支持,推动国铁(泰宁)食品产业园、第二批华润希望乡村、明溪县中医院整体迁建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推进新时代山海协作,加快出台对口协作总体实施方案,构建好新时代山海协作的“四梁八柱”,推动县级对口协作、重点领域对口协作、两地互访交流、联席会议、区县和部门结对等相关工作有序开展。促进产业深度协同,推动 “产业飞地”“科创飞地”“消薄飞地”建设,努力打造新时代山海协作新高地。推进明台乡村融合发展,实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乡村共建共治、交流合作四大融合行动,打造一批闽台乡建乡创合作示范县、样板集镇、样板村。深化明台农林产业合作,用好清流台创园等产业园区,招引一批台企落地。加强明台各领域交流交往,举办客家祖地祭祖大典、朱子诞辰祭典等两岸交流活动,申报国家级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三沙永”组团发展,加快三沙快速通道二期、三沙生态旅游大道等项目建设。计划实施56个海绵城市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海绵城市投资6.1亿元。推动老城区品质提升改造,策划实施城市品质提升项目720个。实施乡村振兴“六大行动”,新建改造乡镇生活污水配套管网130公里、整治裸房500栋,高标准打造5个省级乡村振兴精品示范镇和61个省级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

  (五)聚力推进改革创新。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严格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审查等制度,深化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探索创新公共数据开发有偿使用机制,建设中关村科技园省级政务数据中心三明节点。强化对行业协会商会管理监督,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推广信用承诺制,健全信用修复机制,力争我市在全国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稳定在前100名内。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闽西北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推动医防融合深度发展,扎实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建设,继续实施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扩大“林票2.0”制发规模,优化林业碳票计量方法,做大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推动实现市场化交易。完善林业投融资机制,推广福林贷“2.0”版等林业金融产品,力争绿色信贷增长20%以上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支持职业院校达标建设、三明学院创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提升办学水平。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持续开展十大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健全数字化监测督导体系,推动“一网通办”“一码通办”,拓展“跨省通办”,打造智能政务平台,形成对内对外的营商环境数字化闭环。优化政务服务,完善“一窗通办”,用好“帮办代办”“一件事”“找茬”等专窗,着力提高市场满意度。深化科学技术创新,推进“6+1”科技创新平台提档升级,加快攻关一批“卡脖子”技术,实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0项。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力争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5家以上。深化与上海、北京、厦门科技合作,推进中关村创新中心二期、上海科技成果三明转化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新质生产力。

  (六)聚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社会保障能力,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完善零工市场建设,城镇新增就业8000人以上。推进青年型发展城市建设,持续做好“一老一小”“一困一残”工作,健全低收入人口数据库,提升社会救助服务可及性和时效性。争创国务院养老服务激励、国家儿童友好城市等国家级试点示范。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力争全年基层诊疗量占比65%以上。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12个以上,补齐教育短板。继续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持续办好“半台戏”等公益惠民演出活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建好三明市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一批县、乡、村特色展示馆。筹备第十八届省运会各项工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守住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红线,扎实做好粮油肉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强化债务风险监测预警,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底线。落实食品安全责任,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持续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工程,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严厉打击涉黑涉恶、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各位代表,做好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认真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建议,以勇立潮头的志向气魄,保持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弘扬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为加快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