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明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日期:2016-02-15 09:16 来源:三明日报
| | | |

——在三明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三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兴忠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三明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5年,我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坚持“念好发展经、画好山水画”工作主题,按照全省“三比一看”活动部署,深入开展“敢担当、解难题、立新业”活动,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惠民生,经济运行总体处于合理区间,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全年计划执行的主要情况是:

  (一)经济运行缓中趋稳,发展态势稳中有进。

  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13.05亿元,增长8.5%,虽然增速有所下降,但增幅月度波动在0.3个百分点内,保持较好稳定性。各项指标平稳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4.9亿元,增长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66.5亿元,增长8.4%;服务业增加值585.8亿元,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1912.02亿元,增长1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4.47亿元,增长9.8%;出口总值117.7亿元,增长7.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验资口径)1.56亿美元,增长11.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68亿元,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93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06元,增长9.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4%;城镇登记失业率2.36%。重大政策助力发展。我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城市示范,被国家发改委分别确定为全省设区市唯一的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生态新城成为首批国家低碳示范城(镇)。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中国稻种基地”等建设得到省上专项支持。我市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全部执行西部地区政策,全年争取中央和省级预算内投资资金10.3亿元,保持全省设区市第一;88个项目获批国家发改委专项建设基金27.72亿元,项目数居全省设区市首位。

  (二)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有效投资较快增长。

  积极发挥投资对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及时出台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实施意见,交通、能源、水利、城市公用设施等7大重点领域完成投资379.8亿元,比年度计划增加76.3亿元。其中,高速公路、铁路投资增速分别达23%、48.9%,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5.1%。重大项目担当主力。年度安排的2461个“十百千”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545亿元,其中,182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2亿元,464个省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完成投资725亿元。三明沙县机场、漳永高速、月兔空调、台明铸管等635个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莆炎高速尤溪中仙段、池潭电厂扩建工程、通飞MS760飞机制造等453个项目开工建设,通用纺织产业园、铁路装备产业园、中节能环保产业园等央企项目和南龙铁路、厦沙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兴泉铁路、浦梅铁路一期(建宁至冠豸山段)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两条铁路在三明境内里程361.8公里,占总里程54%,兴泉铁路途经明溪、三元等6个县(市、区),浦梅铁路一期途经的4个县有3个在三明境内。项目储备加强。编制完成了《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策划储备了市级“十三五”重点项目1026个,总投资7662亿元。

  (三)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研究出台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和支持地产品采购、推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等系列配套政策,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转变,三次产业结构从15.4:52.5:32.1调整为14.7:51.1:34.2,服务业比重较上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坚持优化增量、改造存量并举。重点扶持海西重汽、德为聚纤等50家龙头企业,实施44个产业龙头重点项目,全力推进150个产业链重点项目和369个技改重点项目,335个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稀土、氟化工、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等新兴产业项目加快推进。120个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顺利推进,50个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全年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0家,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50.7%,5个县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近郊乡村游、周末休闲游成为我市旅游经济新热点。实现粮食产量117.74万吨,全市新增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1001家。坚持依托平台集聚要素。15个重点工业园区新增开发面积1.34万亩,新增入园企业103家,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格为国家高新区。全市已建成1个陆地港、6个公路港,三明电商产业园、闽中现代物流园等一批集聚区渐成规模。农业“一区三园”建成项目43个。

  (四)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发展活力加快释放。

  年初确定的65项改革任务全部完成预期目标。特色改革进一步突破。“医改”全面推进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整体推动市、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金改”积极推广沙县农村金融改革经验,在112个行政村开展村级融资担保基金贷款业务,累计发放贷款4.57亿元。“林改”全市新增林权流转30.2万亩、林权抵押贷款16.5亿元。投融资改革取得实效。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完成“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改革,建成三明市网上办事大厅,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55万户,增长31.2%。扩大直接融资,全市44家企业列入省级重点上市(挂牌)后备企业,新增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市城投公司成功注册我市首只10亿元中期票据,市交建公司13亿元企业债发行已报国家发改委审核,市国投公司10亿元企业债券完成券商招标。全省首个住房公积金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兴乾2号”成功发行。健全完善PPP项目机制,推出首批60个项目向民间资本开放。发展新动力不断形成。全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2家、众创空间15家;沙县成为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全市列入省级智能制造重点项目43个。第十三届“6·18”对接签约项目603个,建成或部分建成180个。

  (五)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城乡环境有效改善。

  生态市创建进展顺利。我市获得省级生态市命名,泰宁成为全省首批国家生态县,明溪、建宁通过国家生态县技术评估,9个县(市、区)获省级生态县命名。南方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综合配套改革、泰宁县国家主体功能区综合改革试点取得积极进展。新型城镇化取得突破。永安、大田分别列入国家和省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尤溪洋中镇“小城市”培育试点稳步推进。完成市区综合交通路网规划,统筹实施市区城建重点项目108个、城乡宜居环境项目673个、城镇“三边三节点”项目36个,改造成片棚户区7个,建设美丽乡村143个,建成绿道170公里。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和循环经济项目50个,淘汰水泥落后产能37.6万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完成省上下达目标。实施减排项目188个,基本建成闽江流域1公里范围内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比例98.6%。

  (六)民生保障同步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年初确定的22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目标任务。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实施学前教育、农村初中校改造、城区中小学校扩容、职业教育等项目302个,市中小学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市职教园等项目加快建设;三明学院获批面向三明市生源单列招生。实施重大疾病防控体系等8个专项规划,推进3个市级医疗机构、8个县级医院、2个县级计生服务站、22个乡镇卫生院、153个村卫生室等项目建设。加快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市“两馆一宫”投入使用。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完成造福工程搬迁和危房改造7296户、3.18万人,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5万人。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20.34万人。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8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4.54万人。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开工5478套,基本建成9180套。宁化、清流等地灾后重建进展顺利。

  2015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虽然速度有所放缓,但总体保持了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态势,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和各位代表、政协委员,依法监督、民主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扎实工作,全市人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结果。但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全市工业品价格指数连续47个月下行,对我市传统产业的冲击尤为剧烈,钢材、水泥、矿产品等我市主要工业品价格下跌至15年来最低水平,严重影响了企业效益和税收增长;部分企业资金紧张、生产经营困难,防范信贷风险任务艰巨;工业企业开工不足,工业用电量连续11个月负增长;房地产去库存压力较大,传统消费增长放缓,等等。受这些因素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的增幅未实现预期目标。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保持清醒认识,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全力解决。

  二、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一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预期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力争更好更快些。主要考虑:今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变,安排9%的目标比去年实际增长略高,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有利于持续增加就业和改善民生。二是保持发展提质增效。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继续改造升级,服务业加快发展,预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强化三大需求拉动,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出口总值增长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验资口径)增长6%。三是保持民生不断改善。稳定财政收入增长,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预期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镇居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5%、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念好发展经、画好山水画”工作主题,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需两端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开展“敢担当、解难题、立新业”活动,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分析,深化政策预研和储备,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确保“十三五”良好开局。重点组织实施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积极拓展有效需求,增强经济稳增长内生动力

  强化投资、消费、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增长持续稳定。一是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切实加大项目协调推进力度,强化分级管理,持续推进“十百千”重大工程五年计划,实施470个市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其中的省重点和省行动计划项目建设,确保每个县(市、区)年内实现10个新开工、10个竣工。提高有效投资的精准性,突出抓好交通、能源、市政、水利、美丽乡村、信息环保等城乡基础设施重点领域,加快推进南龙铁路、厦沙高速、海西天然气管网三明段一期、尤溪兴头水库等项目建设,推动兴泉铁路、浦梅铁路、莆炎高速二期三期、鸡公岽风电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加快三明核电、大唐热电联产等项目前期工作。持续加大与央企、省企、外企、民企的对接合作力度,在抓好已对接项目落地、建设和深化的基础上,力争今年新对接落地央企项目2家以上,新对接省企、民企、外企签约项目总投资分别超过200亿元、300亿元、4亿美元。加快建设已争取的国家专项基金项目,继续策划对接新项目,不断充实三年滚动计划项目库。大力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加强PPP项目谋划储备、推介落地。二是充分挖掘消费潜力。适应消费需求新变化,积极拓展信息消费、文体娱乐、健康养生、家庭服务等新消费热点,创新有效供给,释放消费需求。改善流通设施,重点推进5个专业市场建设和10个城市副食品基地改造,优化消费环境。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完善农村物流快递设施,拓展农村消费需求。稳定房地产消费,打通商品住房与保障性住房转换通道,推动存量商业地产转化为电商、文化等多功能地产,加快房地产业去库存。三是努力扩大外贸出口。稳定林产品、农副产品、机电产品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扶持丰润化工、华盛食品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科研创新实现产品升级。重点培育15家年出口千万美元以上的生产型企业和5家年出口5千万美元以上的外贸流通大户。研究对接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系列政策、福建自贸区外溢政策,积极推动我市优势特色产能“走出去”。

  (二)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统筹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提高供给质量,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一是推动工业提质增效。着力抓好500个以上投资千万元工业项目建设,力促151个省级新增长点项目投产达产,重点推进金明稀土分离、沙县艾迈博生物、永安翔丰华科技等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培育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0家。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抓好300项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建设,推进实施“机器换工”100台(套)以上,对停产半停产企业、僵尸企业分类施策,采取兼并重组、关闭淘汰、二次招商等办法,促进存量企业挖潜增效。加大力度支持钢材、水泥等困难行业换档升级,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2万吨,进一步研究扶持政策促进矿产、林产等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升级。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推进1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力争40个项目新开工,40个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深化梅列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提升市区服务业的集聚和引领作用。加快大坂物流园、电子商务双创园、海西先进制造服务平台等一批集聚区和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高水平发展。打造泰宁全域化旅游县,创建一批乡村旅游示范县、休闲集镇和特色村。推进泰宁大金湖怡养中心、清流花海温泉养生苑等项目建设,打造健康养生、养老基地。发展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和成长企业,力争新增限上商贸和规上服务业企业100家。三是加快互联网经济发展。争创省级“互联网+”先行试点,重点在互联网+传统老工业基地提升改造、森林生态系统信息化及林产业互联网创新、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建成一批应用示范项目。加快海鑫钢网省级重点公共平台、金森北斗应用装备研发等互联网孵化项目建设,推动各县(市)分别建成一个互联网经济特色产业园,市区建成两个互联网经济集中区。四是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稳定粮食生产,抓好新增粮食产能建设和山垅田复垦与改造,建成100个左右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的粮食产能区。实施“一园一站六工程”,打造以建宁县为龙头的“中国稻种基地”。培育效益型设施农业,统筹抓好“一区三园”、16个中小型水库和烟叶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推进10个标准化种养生产基地建设,力争新增农业“三品一标”认证20个以上。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各50家,加快发展互联网定制农业、众筹农业等新型经营模式。

  (三)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新动能

  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突出矛盾,继续探索实施一批具有牵引作用的改革措施,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一是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林改”重点围绕经营规模化、林权资产资本化目标,推动全市新型林业经营组织覆盖面达50%以上、新增林权抵押贷款15亿元以上、完成林权流转交易面积25万亩。“医改”坚持“三医联动”路子,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争创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金改”持续开展适用“三农”的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发展普惠制金融。二是完善投融资管理机制改革。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全面实施清单制度,简化企业投资审批程序,精简前置审批事项,提高企业投资便利化。积极扩大直接融资,重点推动市交建公司13亿元企业债发行,加快市国投、市城投、三明沙县机场债券发行前期工作;加快企业股改上市步伐,力争永安海峡科化成功上市,推进一批条件成熟的企业到“新三板”、海交中心等市场挂牌。三是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抓好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设,力争新增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15个以上。深化“6·18”项目成果对接,加快“6·18”虚拟研究院产业分院建设,推动机科院海西分院云制造服务平台辐射企业300家以上。

  (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继续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在协调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一是突出抓好中心城市建设与发展。突出抓好市区综合交通路网建设,全面建成国道205线市区过境线,加快北部新城和南部新城板块开发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推进城市绿道三期、南部新城综合管廊、沙溪十里闽学文化长廊等项目建设,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继续深化中心城市“十同”建设,统筹推进工贸区6个产业园开发建设和市区服务业发展,突出抓好生态新城核心区建设,启动三明经济开发区“一区多园”整合扩园工作,打造市区经济增长极。二是大力推进中小城市改革。全面启动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突出围绕“人进城、建好城、管好城”三个重点,深化户籍制度、居住证制度改革,加快城市人口集聚;突出用好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城镇基础设施专项债券等政策工具,突破城市建设融资难题;积极推动城市管理立法工作,建立城市治理网格化运行模式,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进永安、大田分别开展国家级、省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支持其他县域因地制宜开展以绿色发展、产城融合等为主题的新型城镇化探索。持续抓好20个省、市重点乡镇改革发展,推动尤溪洋中镇“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三是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持续开展国家级生态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确保三明建成国家森林城市,明溪、建宁、将乐、沙县、清流5个县建成国家级生态县。深化南方林区生态文明综合配套改革,统筹抓好三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生态新城国家低碳城试点、泰宁主体功能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推进建宁、泰宁、清流等闽江源地区增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围绕“水净、河清、天蓝、地绿、居怡”目标,统筹实施50个节能技术改造和循环经济项目,开展钢铁、水泥、火电、矿山开采和印染等重点污染行业治理,继续实施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黄标车淘汰工作。

  (五)补齐民生短板,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拓展社会保障深度和广度,努力促进居民收入增加、就业稳定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一是实施精准扶贫。全面推动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拓展提升“348”精准扶贫机制,实施精准扶贫到县、到村、到户,加大异地扶贫搬迁、以工代赈等扶贫开发专项资金支持,确保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万人。二是持续改善群众生活。扎实抓好就业工作,全面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大学生返乡创业计划,确保新增小微企业4000家以上,小微企业新增就业人数4万人以上。扩大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范围,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制度,加大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推进三明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社会养老机构、乡镇敬老院、农村幸福院等项目建设。三是促进各项事业和谐发展。统筹实施17个公办幼儿园、13个城区中小学扩容工程和20个校舍安全项目建设,加快三明学院学生实训中心、三明生态新城职教园区、三明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等项目建设。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市第一医院外科综合楼、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技综合楼建设,扩大市区优质医疗总量;推进县医院提升改造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卫生设施建设,抓好社区医养结合综合性服务工作。全面实施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升新形势下计生服务管理工作。持续抓好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确保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成功。

  各位代表,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既要重视前进的困难和问题,更要提振发展信心和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市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决议,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努力完成本次会议通过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开好局、起好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