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明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日期:2010-02-20 10:03 来源:三明日报
| | | |

——2010年2月2日在三明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三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孙晓铭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三明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中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策措施,经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经济运行呈现持续向好的态势。初步统计,全市生产总值734.24亿元,增长13.4%,比年度预期目标12%高1.4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3.10亿元,增长6.0%,完成年度预期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8.26亿元,增长32.3%,比年度预期目标25%高7.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36亿元,增长17.4%,比年度预期目标19%低1.6个百分点;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61亿美元,增长10.1%,略高于10%的年度预期目标;外贸出口7.62亿美元,增长8.9%,比年度预期目标10%低1.1个百分点;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37.96亿元,增长15.2%,比年度预期目标12%高3.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00元,实际增长11.1%,比年度预期目标8%高3.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6327元,实际增长9.6%,比年度预期目标6%高3.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8.5%;城镇登记失业率3.6%;人口自然增长率5.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6%左右;二氧化硫年度削减率为5.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年度削减率为0.2%。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中,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出口2项指标外,其它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预期目标。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紧密结合三明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决策部署,思路清晰,措施有力,行动迅速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积极作为、合力运作的结果。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积极应对,保增长成效显著 

  投资拉动作用明显。2009年投资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9%。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资37.92亿元,增长2.2%;快速铁路完成投资37.90亿元,增长244.7%;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4.81亿元,增长12.3%。63个亿元以上在建工业项目完成投资52.54亿元,增长55.8%。中央增投项目成效显著,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共争取中央新增投资项目291项,中央预算内投资5.43亿元,带动地方投资46.7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8.63亿元,已有168个项目完工或基本建成。消费市场繁荣稳定。旅游业发展较快,旅游总收入30.70亿元,增长22.6%;住房消费持续升温,商品房销售面积193.45万平方米,增长143.4%;汽车、家电等热点商品消费大幅增长,汽车类销售额8.91亿元,增长76.2%,“家电下乡”销售各类家电近8万台。外贸出口逐月回升。出口由1月的-40%逐月恢复,8月开始实现正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8.82亿美元,增长11.1%;其中进口1.20亿美元,增长28.5%,出口7.62亿美元,增长8.9%。 

  (二)主动作为,重点建设有新突破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150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共完成年度投资163.86亿元,增长25.4%,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个百分点;全年新开工和投产项目数分别达47个和63个,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年度工作任务。重大前期项目有力推进。南三龙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审查,浦建龙梅铁路完成预可研设计方案评选工作,长永泉铁路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海西高速公路网泰宁至建宁段已开工建设,三明中心城市快速通道、三明至明溪联络线、尤溪至莆田兴化湾、厦门至沙县、永安至漳州等项目路线方案已通过审查并完成可研编制和报批工作;三明沙县机场优化场址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三明示范快堆核电项目建议书和大唐永安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项目申请报告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三)做优做强,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的20.8:47.8:31.4调整为20.0:48.4:31.6。先进制造业提升加快。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重要发展区域,实施《振兴三明工业行动计划》。77个列入省、市级的重点工业项目,已有双轮化机、华橡自控异地扩改,清流红火、将乐金牛、永安万年三条日产45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沙县三和蕃茄酱产业化等34个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200项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已实施191项,投产或部分投产93项;全市新增工业园区开发面积2.5万亩,新增入园企业78家,其中76家企业已经投产。农业基础继续夯实。一批农田水利项目进展顺利,新建沙溪流域防洪堤2.59公里、金溪流域防洪堤2.18公里,尤溪防洪一期工程获批复;完成1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万亩灌区节水改造;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823公顷;解决22.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新建成农村户用沼气和连户沼气9872口。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启动了海西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园区建设,三明“无水港”物流中心破土动工;三明城市物流园区内鹭燕医药物流、一品农林物流等项目已落地;推进金属材料、城市物流、公路运输等三个交易信息平台和两烟物流、华油仓储等十个物流中心建设;加快产业平台建设,重点扶持了海西金属材料制品市场公共服务设施、机械产业先进制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项目。旅游业整体推进。按照“一龙头一中心三个区”旅游产业发展布局,积极推进重点旅游景区建设;以“休闲、安养、文化”为导向,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旅游精品;全年接待游客875万人次,增长20.5%。 

  (四)增强活力,改革创新力度加大 

  重点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及其配套改革继续推进,累计完成集体林发证2531.9万亩,发证率95.2%;新增林权抵押贷款4.48亿元,惠及农户3430户,累计抵押贷款35.84亿元,惠及林农8540户;农业专业合作社新增397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新增土地流转面积8万亩;完成新一轮市级行政审批项目清理,保留市级行政审批项目220项,减少61项;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新成效。企业改制上市有新进展。智胜化工进入证监会首次发行股票审核程序;金森林业、海峡科化进入上市辅导期;金东矿业、健盛食品已完成股改;宏光实业、铙山纸业和有关中介签订协议,正在进行尽职调查。同时,组织企业参与资本对接,健盛食品、文鑫莲业、华灿生物等一批企业与金融或创业投资机构对接,达成融资协议或意向。科技创新不断提升。23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其中:“废旧橡胶催化裂解高值化利用技术与示范”、“雷公藤、短葶山麦冬GAP关键技术及新药研发”等2个攻关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沙县侨丹L-苯丙氨酸产业化项目已列入国家发改委微生物制造高技术产业专项。6·18成效显著。市、县共举办了武汉机械与汽车零部件专场对接会等26场专场对接活动,第七届6·18共对接签约项目673个,项目总投资145.8亿元,其中合同项目552个,总投资127.7亿元(对接项目数、对接项目总投资、合同项目数和合同项目总投资均居全省前列)。对接签约合同项目中已有426个项目动工建设,动工率77.2%,完成投资50.9亿元,有263个项目竣工投产或部分投产。 

  (五)改善民生,社会发展呈现新貌 

  教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宁化县通过“双高普九”省级验收,至此,全市共有8个县(市、区)完成“双高普九”;高考再创佳绩,本科上线率居全省前列;“两免一补”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惠及学生27.15万人;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191个;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组建了6个职教集团;改善高校办学条件,三明学院和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群众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扶持建设沙县、永安、尤溪、宁化4个县医院(中医院)、明溪、清流2个县妇幼保健机构、27个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继续推进。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4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7万人,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社会保障参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会救助、灾害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巩固提高。全市人口出生率9.4‰,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4.5%,自然增长率5.8‰,连续19年完成省下达的人口控制计划;扶持8个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设施建设。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三明市下洋体育健身中心、三明市老年活动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新建、改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27个、农家书屋19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267个、国家级乡(镇)农民体育健身活动中心11个,完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4.43万户;全市有7个社区被评为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9个乡镇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 

  (六)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持续推进 

  节能降耗进一步强化。30个重点节能改造项目,已完成27项;智胜化工合成氨净化系统节能改造、高宝矿业硫铁矿制酸余热回收、金湖炭素药用活性炭能量系统优化等4个项目获得国家节能奖励;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拆除水泥机立窑25座、淘汰落后产能211万吨。污染减排全面推进。实施73个减排项目,已完成20个结构调整关停项目、11个SO2和18个COD工程减排项目;基本建成6个县污水处理厂和3个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项目;重点扶持了天大农牧、来福畜牧、闽富种猪等19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4家养殖场列入省级第三批“零排放”试点单位。生态建设继续加强。继续实施闽江源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扶持了泰宁际头水库、建宁王家坪水库、宁化寨头岭水库等饮用水源地保护,梅列、沙县、宁化、泰宁等县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泰宁峨嵋峰、永安天宝岩省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正视我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困难,主要是:经济回升基础不稳,产业规模不大,产业结构不优,生产性支撑项目不多,民生保障不强等,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持续不断改进,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着力促进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外贸出口增长8%,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2%,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实现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要认真落实中央、省上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做出的各项工作部署,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增长,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积极谋划发展举措 

  加强经济分析调度。紧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向,善抓机遇。今年是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中央更强调财政、货币、产业等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关联性,为此,要关注、研究宏观调控政策,未雨绸缪,应对变化。提升经济形势分析水平,加强对扩大消费、拉动民间投资、培育新兴产业等重大问题的分析研究。抓好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的协调调度,及时掌握经济运行动态,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措施,强化生产要素的供给保障工作。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贯彻国务院《意见》和省、市《实施意见》,认真实施“工业强市,生态立市,科教兴市,开放活市”发展战略,落实区域发展思路和产业发展思路,科学谋划好“十二五”发展规划。围绕“十二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深化重大课题研究,组织开展规划纲要的研究起草,明确“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基本原则、政策导向和重点任务。组织好各领域重点专项规划的研究编制。 

  (二)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保持投资持续增长。抓好重点建设,2010年初步安排市级重点项目163个,总投资204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2亿元。加快向莆铁路三明段工程建设,确保完成投资35亿元以上;南三龙和浦建龙梅铁路三明段要力争控制性工程开工建设,力争年内长永泉铁路预可研方案竞选获批;永武高速公路三明段上半年建成通车;永宁高速公路年内路基工程基本完工;建泰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全线开工;三明中心城市快速通道和三明至明溪联络线开工建设;三明沙县机场下半年开工建设;加快推进三明主干电网、110千伏城市与县域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建成8座110千伏以上变电站;永安火电厂“上大压小”工程7#机组投产并网发电,8#机组完成锅炉水压试验;继续大力推进三明示范快堆核电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大唐永安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年内获批;三元池坪、大田元沙2个煤矿采掘项目争取尽快建成投产。提高民间投资比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引导民间投资拓展领域,向社会资本推出一批基础设施和大型公共工程建设项目。有效扩大消费需求。进一步拓展消费空间,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深入开展“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活动;依托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等各类展会活动,拉动周边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全力争取“中国丹霞”泰宁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加快各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三明旅游知名度,拓宽客源市场;继续优化消费环境,加强重要商品的市场价格监测和调控,维护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努力扩大外贸出口。着力培育一批出口龙头企业,积极引导生产型出口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进一步提高纺织、林产、矿产、化工、建材、轻工等传统出口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并引导企业抓住国家调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机遇,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继续扩大农林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重点抓好三钢板坯连铸及中板二期改造工程项目建设,推进三钢500万吨钢综合生产能力技改和天尊不锈钢复合板材项目前期工作,促进项目尽快付诸实施,进一步做大冶金压延产业;抓好福建安砂建福、永安谋成、大田红狮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建设,尽快建成投产,形成水泥规模效益;抓好永安中型载货汽车、三明齿轮箱厂整体搬迁技改、沙县汇华缸套精加工、永安车用轴承、三明黎明重工中型高速齿轮传动设备生产线等项目建设,加快汽车产业的发展;推进永安金德高档面料用纱、大田万华超纤无纺布合成革及下游产业一体化和尤溪革基布等项目建设,促进我市纺织产业上规模、调结构;加快推进明溪紫杉园高纯度紫杉醇生产线、永安嘉丰生物酶制剂、尤溪沈郎油茶精加工及综合利用等一批生物产业项目及明溪海斯福含氟精细化学品产品开发、清流氟化工系列产品开发等精细化工项目。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认真实施《三明市发展现代农业行动计划》,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抓好15万亩土地整理(治理)、清流花卉苗木和黄羊基地建设、宁化鑫鑫獭兔和绿色蛋鸡产业化、将乐山苍子种植加工一体化、建宁南方竹制品加工等一批农业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扶持永安林业、三和食品等10家年产值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认真实施《三明市加快流通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海西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三明城市物流园区建设,全面启动近期开发的12平方公里区域征地拆迁和建设,建设三明无水港、棉纺物流等15个项目;积极引进区外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建设;办好林博会、小吃文化节等各类展会;加快推动创意设计、法律咨询、广告会展、认证认可等中介服务业发展。加快园区建设。加快海西三明台商投资区开发,抓紧实施5.2平方公里首动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力争年内引进5个以上产业链项目;提升、拓展现有经济开发区,重点拓展现有8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力争4个以上经济开发区获批升格为省级开发区。全市工业园区(不含台商投资区)力争新开发工业用地1万亩以上,完成园区投资50亿元以上,新引进入园项目150个以上。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着力实施《加快三明中心城市发展行动计划》,围绕构筑以三明市区、永安、沙县为主体的海西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规划、交通、项目布局和运作一体化。联动推进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快速通道建设,共同打造金属深加工、机械及汽车制造、林产工业、纺织印染、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现代物流等产业集群,统筹布局、分步推进重大公共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促进我市中心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集聚。重点抓好2010年度200个中心城市项目的实施。着力壮大县域经济。按照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参与分工、各自竞跑的要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培育各具特色的县域产业,打造一些在全省有影响、竞争有实力的特色产业,通过特色产业的做大做强,集聚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积极推进小城镇发展。按照“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消费便利、保障一体”宜居城市综合体的建设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着力推进高速公路互通口、快速铁路客(货)运站所在镇发展,重点抓好17个重点中心镇建设,提高我市城镇化发展水平。 

  (五)提升改革开放和创新水平 

  推进各项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继续规范农村土地制度,在土地承包权“自愿、依法、有偿”流转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土地的经营规模;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持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结合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审批流程的改革和创新;继续深化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与兴业证券的战略合作,加强对各类优质企业的培育,鼓励和支持其通过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推进2家以上企业上市。同时,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深化对台合作和对外开放。拓展对台经贸合作,加大上岛招商力度,利用“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台商投资区等载体,不断扩大对台经贸和人员往来,力求在“拓宽明台农业合作领域、完善对台合作机制、提升对台交流合作平台”三个方面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拓展6·18平台功能,突出实效,开展专业化、个性化对接活动,办好第八届6·18会展;搭好招商平台,重点组织参加“9·8”投洽会和央企对接会,办好“第六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强化科技创新。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三明市中小科技企业孵化培育平台的孵化功能,完成三明市机械先进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二期、三明纺织染整服务平台一期等创新平台建设,开工建设三明市生物医药孵化器及检测中心;依托科技孵化器和工业园区平台,加快引进和转化落地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和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和铁路沿线县(市、区)建设面向高层次科技人才和高新技术项目落地的创业孵化基地;着力抓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重点实施工具酶、高性能平地机、数控加工中心、高智能型子午胎硫化机、金属半固态成型加工应用等项目。 

  (六)推进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上新水平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性指标任务的完成,建成建宁县污水处理厂、大田县垃圾焚烧处理厂、永安市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力争完成80%的村镇垃圾治理任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设施工程和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加快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分校区工程和三明学院校区工程、三明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发展卫生事业。加快三明市第一医院、三明荆东医院等市属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建设,推进县级医院达标建设,实施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提高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文化体育和旅游事业繁荣。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加快推进三明市艺术新馆、闽中客家文化出版交流中心、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永安闽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和各县(市)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实施县级档案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改扩建、农家书屋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加快三明市区、永安、沙县体育设施建设;加强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实施计划生育系列奖励扶助制度和计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工程。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的创业、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农村敬老院、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妇幼保健、残疾儿童康复、助残工程、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等项目,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各位代表,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听取各位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尽职尽责、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全力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加快推进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