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进展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日期:2023-09-05 08:23 来源:三明市农业农村局
| | | |

  今年以来,我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按照“抓重大项目,促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落实落细国家和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巩固拓展农业农村经济向好态势。预计2023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增幅4.0%,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增幅6.5%。

  一、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

  (一)粮食生产责任层层压实。一是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印发《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抓好2023年三明市粮食和油料生产工作的通知》,细化分解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目前,全市已落实粮食面积242.3万亩,超省上下达任务0.2万亩;已播种粮食面积139.72万亩,其中秋冬种粮食10.95万亩、水稻98.18万亩、旱粮30.59万亩,粮食生产按序时推进。二是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成高标准农田8.2万亩,占计划任务的42.05%。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建宁、泰宁等高标准制种示范展示基地已完成年度任务90%。三是加强撂荒地整治。下发《关于做好2023年撂荒耕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将撂荒耕地整治情况纳入年度市对县(市、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评内容,压实主体责任。目前,全市撂荒2年以上耕地已复垦复耕3056亩。同时,继续联合市直机关工委深化“我在乡间有亩田”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发动广大党员积极参与认领认种撂荒耕地。

  (二)重要农产品量增质升。一是全力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应。完成蔬菜播种面积49.8万亩,产量101.7万吨;水果6.1万吨;茶叶1.05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食用菌39.7万吨,增长7.1%。完成生猪存栏120.5万头,同比下降2.8%,出栏95.0万头,同比下降5.6%;家禽存栏1617.3万羽,同比增长9.0%,其中蛋鸡存栏667.7万羽,同比增长12.2%,稳居全省第一;肉蛋奶产量16.3万吨,同比增长3.3%。完成渔业产量5.3万吨。二是持续抓好农产品质量。深入实施“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持续开展重点品种全覆盖监督抽查。全市已完成豇豆、韭菜、芹菜等7个重点品种快检样品2307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合格率99.8%;定量检测样品149批次,合格率100%。三是持续打响农产品品牌。全市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36个累计认证691个产品。通过参加“大田美人茶开茶节”、“上海国际农产品博览会”等活动,持续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目前,已有400款三明农特产品登陆25家上海相关线上、线下平台。

  (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一是扎实推进重点项目。深入实施“3212”工程,围绕杂交水稻制种、蛋鸡、特色果蔬、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全市136个省级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25.7亿元,占年度计划数的49.35%;永安市青水畲族乡(玉米)获评2023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49个获省上补助的“一村一品”专业村,完成投资4217.55万元。二是不断壮大经营主体。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推广“农耕保姆站”建设,不断推动粮食作物生产托管服务由水稻、薏米等向菌、果等特色经济作物延伸。目前已新增4家以家庭农场为主要成员的农民合作社;已有11家农业企业纳入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管理。三是推进沪明和明台合作。深化沪明农业合作,上海祥欣明溪核心育种场项目、上海佳伊食品将乐预制菜加工厂等一批产业合作项目开工建设,由先正达集团中国投资的水稻种子供应链创新中心已完成部分主体工程施工,沙县橘处理服务中心项目一期已投入使用。积极创建“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市新批办台资农业项目3家,合同利用台资300万美元;清流台创园实施8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1.025亿元,占总投资额25%。

  (四)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一是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年度5类32项农村建设品质提升项目已完成投资19.69亿元,完成比例76.05%。新改建农村公路200.6公里,完成年度任务83.58%。新建改造乡镇生活污水配套管网136.6公里,完成年度任务105.08%。沙县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成效明显,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获得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000万元。二是稳步开展试点示范建设。统筹推进省级“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市级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提升工程和乡村振兴示范线建设,已入库试点示范项目625个,开工项目526个、完成投资2.80亿元。沙县区夏茂镇、泰宁县梅口乡、将乐县高唐镇、宁化县石壁镇、尤溪县洋中镇等5个乡镇,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等61个村获评2022年度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三是不断提升乡村面貌。深入实施“五个美丽”建设,全市已创建美丽乡村庭院2706个,创建美丽乡村微景观727个,创建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167个,创建美丽田园50片,创建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9个;三元区忠山村、沙县区俞邦村等14个村庄入选省级美丽宜居村庄培育对象名单,数量全省最多;推进数字乡村建设,2023中国福建互联网大会在三明市召开。

  (五)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一是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全面贯彻5年过渡期要求,全市已争取中央和省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资金1.5亿元;已谋划示范线项目165个,开工133个、完成投资0.88亿元。二是全力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帮扶、产业帮扶,今年来全市共举办招聘会95场,共5373名脱贫户参加了招聘会,现场签约252人;脱贫户已外出务工18982人,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3.7%。三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全面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今年来,累计走访脱贫户20.5万户,推动解决困难469个;“一键报贫”平台累计受理农户申报126户次,已全部完成审核工作;累计下发预警信息4997条,暂无新增监测对象。

  (六)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制定《三明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试点方案》,出台《促进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交易的若干措施(试行)》等配套政策文件,引导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等8类交易品种进场交易。目前,已完成流转交易747宗,成交金额突破4亿元,实现溢价收入6002万元。二是健全村社联营机制。健全村“两委”班子成员和经合社管理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在全省率先推进经合社换届改组,推进村级党组织书记依法依章程担任经合社理事长。目前,已完成换届1166个村,占应换届总村数67%。三是探索“两闲”资产利用机制。结合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房使用权能,探索建立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循环利用模式,充分挖掘农村资产资源潜力。目前,已有159个试点村基本完成“两完善、两健全、五探索”改革任务目标。

  (七)安全稳定底线不断夯实。一是加强农业生产安全。聚焦渔业、饲料、沼气、农药、屠宰、农机等重点行业领域,认真开展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目前,已检查生产经营企业及渔业船舶619家(艘次),共发现一般隐患48项,已全部完成整改。二是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做好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新城疫等重点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全市生物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开展草地贪夜蛾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和检疫性病虫监测预警。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为119.81万亩次,统防统治面积为54.47万亩次。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以争优、争先、争效的高度自觉,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动“三农”各项工作落地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奋力推进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一)抓紧抓实粮食生产。扎牢“米袋子”,落实种粮补助政策,确保全年完成粮食生产面积242.1万亩以上、产量95.3万吨以上。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持续推进中国稻种基地建设,力争全年制种面积达30万亩以上,选育农作物新品种10个以上。抓好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加快推进抛荒耕地复垦复耕,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19.5万亩建设任务。持续推进耕地地力提升工程,进一步推进尤溪县、大田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建设。

  (二)保障优质农产品供给。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生猪、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水产品等生产,重点抓好设施农业建设,稳定生猪产能规模,扩大蛋禽养殖规模等工作,全年保持生猪存栏120万头、蛋鸡650万羽以上;力争实现蔬菜产量208万吨、水果产量107万吨、食用菌产量90万吨、茶叶产量5.7万吨;实现渔业产量12.64万吨。同时,加强技术指导和市场引导,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市场信息流通,帮助企业合理调整生产计划,保障农业持续增长。

  (三)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推进建宁县国家种子农业产业园、宁化河龙贡米薏米和清流县豆腐皮省级产业园等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宁县溪口镇、宁化县城郊镇等6个农业产业强镇,大田县建设镇建设村等116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实施好136个省级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16亿元,争取沙县南阳巽羽蛋鸡养殖及生态种植、永安三氯蔗糖及营养补充物日化产品配料生产线、佳闽食品预制菜等一批产业带动效果好的重点项目年内竣工投产。

  (四)持续深化沪明合作。持续推动与上海农科院、上海交大农学院对接合作,加快推进示范基地建设和科研成果转换;持续做好三元区植物工厂、永安预制菜加工厂、沙县柑橘处理中心二期等一批沪闽产业化合作项目;持续做好与复旦大学规划设计院、上海大学、沪闽人才交流交流合作中心对接,加强乡村振兴领域人才引智。推动沪明县—区共建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建设;持续推动农产品供给基地建设项目,争取明一乳业、沈郎油茶、祥云银耳基地列入光明食品、盒马鲜生供应链体系。

  (五)着力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持续抓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推动全市赋码出证30万批次以上,确保全市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8%以上。加强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水稻“两迁”害虫、草地贪夜蛾、红火蚁等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遏制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发生。抓好农业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防发生重大事故。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及时应对灾害性天气,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

  (六)不断夯实农村人口致富能力。继续实施“雨露计划”,稳妥推进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开展农村低收入家庭精准帮扶,补上农民收入短板。聚焦粮食、生猪、笋竹、水稻制种、烟草等农业生产领域,积极打造“福农优品”、“绿都明品”系列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健全完善联农带农增收机制,定期组织统计、调查、人社、商务等部门分析研判农民增收形势,组织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和调研走访工作,抓好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确保数据应统尽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