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日期:2011-02-15 09:51 来源:三明日报
| | | |

前 言

  “十二五”时期是三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跨越发展、提前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合理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新变化、妥善应对新挑战、牢牢抓住新机遇、全面落实新要求,加强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次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三明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决策部署的实施意见》和《中共三明市委贯彻落实〈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福建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根据市委七届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三明市委关于制定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称市委《建议》)编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三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编制实施各类规划、年度计划和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开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十一五”时期,我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战胜重大自然灾害,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大局,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二五”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我市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市委做出了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决策,三明的建设和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第一节 “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团结奋进,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972.7亿元,年均增长14.7%,人均GDP突破3.6万元;财政总收入达82.2亿元,年均增长17.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49.6亿元,年均增长20.8%,地方财力进一步增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突破2500亿元;规模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中心城市规划建设有序推进,城镇化率五年提高10.9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加速推进,“一轴两翼”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

  ——产业升级步伐持续加快。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工业主导作用日益凸显,八大重点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服务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三产比例由2005年的22.9:40.0:37.1调整为2010年的17.0:49.6:33.4,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成长,品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力不断增强。

  ——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交通能源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泉三、永武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12公里,向莆快速铁路、南三龙快速铁路三明段、三明沙县机场、永宁高速公路、建泰高速公路、中心城市快速通道动工建设,海西综合交通枢纽初具雏形。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2×300MW扩建工程、三明主干网等一批重大电力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三明核电项目被列入国家核电发展规划,并已成立核电公司。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健全,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明台交流合作不断拓展。连续成功举办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建设扎实推进,三明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三明台商投资区规划建设顺利推进,全市累计批办台资企业67家,合同利用台资1.4亿美元。首次成功举办海峡两岸乡镇对口交流会,开展了明台经贸、文化、旅游、教育等一系列交流合作活动,明台经贸与文化交流日趋活跃。

  ——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集体林权制度及其配套改革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取得重大进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有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土地、资本、人才等要素市场发展进程加快,组建了城投、交通、国有资产经营等融资平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外商在三明投资的大项目增多,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可比口径)11.5亿美元。生产型出口企业不断壮大,出口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出口龙头企业不断增加,出口国家和地区达148个,五年进出口总额累计42亿美元。

  ——社会事业全面繁荣进步。科技事业长足发展,三明市、永安市、泰宁县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县)”称号。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公共卫生服务得到加强,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文化体育事业更加繁荣。中国丹霞·福建泰宁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前实现,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平安三明”建设成效明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深入推进,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在全省率先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稳步增加,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住房、汽车、健身等高层次消费比重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人民生活向更加富裕的小康迈进。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森林覆盖率为76.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升至39.6%,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污染综合整治取得实效,建成投产了一批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和循环经济示范点,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达12个,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省前茅。

第二节 “十二五”发展环境

  未来五年,世情、国情、省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工业化、城镇化成为发展两大驱动力量,改善民生成为重要的政策取向,改革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我市既面临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

  1、面临的机遇

  从国际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有利于我市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加大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原中央苏区、老区发展的支持力度,为我市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从省内环境看,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效应持续凸显,省委、省政府支持各设区市发挥优势、竞相发展,继续加大对内陆地区、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集区发展的支持,有利于我市改善发展条件、拓展发展空间。从市内环境看,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更加完善并在实践中取得积极成效,全市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基础条件不断改善,重点产业集聚壮大,开放开发步伐加快,老工业基地、老区苏区、生态、区位和精神文明创建等优势日益凸显,各地比学赶超、奋力争先的势头强劲,全市上下致力发展、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充分利用这些蓄势待发的巨大潜能和后发优势,有利于更好更快地推动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2、面临的挑战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今后五年,三明发展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国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周边地市你追我赶,发展势头迅猛,我市面临更加激烈的人才、市场、技术等方面的竞争。全市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较多,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发展后劲不够足,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城乡发展不够协调,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繁重,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还需不断创新。

  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要强化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积极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开创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第三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认真落实市委《建议》,适应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全市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动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策部署,坚持“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深入落实“四市”发展战略和“一轴两翼”区域发展思路、三次产业协调推进的产业发展思路,围绕建设海峡两岸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综合枢纽、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重要发展区域、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生态和文化旅游胜地的战略定位,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推进明台交流合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把三明建设成为连接沿海、辐射内陆、联动周边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增长极,为提前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2、基本要求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充分体现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精神,反映时代要求,切合三明实际。加快转变是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三明发展阶段性特征,是“十二五”时期三明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跨越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加快转变的必然结果,体现人民群众共同愿望,是“十二五”时期三明最为重要、最为紧迫的目标和任务。在转变中实现跨越、在跨越中促进转变,基本要求是:

  —— 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破除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思维定势,支持一切有利于跨越发展的改革探索、创新创造,敢想敢试,敢为人先,勇于担当,比学赶超,以先行先试抢占先机、闯出新路,不断创造跨越发展新优势。

  —— 坚持加快转变、跨越发展。按照“好字优先、能快则快,以快促转、转中求进”的要求,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实现更快的发展速度、更高的发展质量、更好的发展效益,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三明实际、具有三明特色的跨越发展路子。

  —— 坚持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共享跨越发展成果。

  —— 坚持科技创新、人才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与人才对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跨越发展轨道。

  ——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各个区域相互融合、重点领域相互促进、关键环节相互衔接,更加协调地推动三明跨越发展。

  ——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格局,深化明台交流合作,拓展区域协作领域和空间,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加快构建有利于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对内对外开放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