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本《纲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三明市委关于制定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编制依据。
一、加快崛起的关键时期
“十五”时期是三明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随着“十五”计划的胜利完成,我市进入了“十一五”新的发展时期,这是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充分肯定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成果,必将极大地促进海峡西岸的发展。省委七届十次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要“以福州、三明、莆田、南平、宁德的发展壮大闽东北一翼”,“依托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内陆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培育重要经济增长极”,充分体现了省委高度重视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明在全省布局中东出西进、南联北接,融入延伸闽东北、闽西南两翼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主动融入大局,明确发展定位,强化沿海意识,拓展开放眼光,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开创三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力争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有更大作为,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打下坚实基础。
(一)“十五”发展成就
“十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突出和谐,突出为民,努力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战胜前进中的困难,围绕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着力推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发展县域经济、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培育产业集群、壮大民营经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提升产业素质、发展特色经济、统筹城乡发展、激发经济活力、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经济总量稳步增加,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392.1亿元(经普后的预计数,下同),“十五”期间年均增长9.5%,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5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850元,年均增长9.3%。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完成536.42亿元,年均增长23.4%。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福银高速公路三明段全线通车,泉三高速公路已动工建设,农村公路路面硬化达到4300公里;三明机场开工续建;街面水电站等能源项目建设加快,全市电力装机总量达到207万千瓦;城乡电网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城镇化率达到42.1%,比2000年提高3.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24:39:37,第二产业比重比2000年提高7个百分点;三钢80万吨中厚板、大亚木业年产45万立方米刨花板、将乐红狮年产400万吨水泥、青纸20万吨高强瓦楞纸等一批生产性大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三钢钢产量突破300万吨;“3+1”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3.4%。改革开放取得实效,市、县属国有资本基本完成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税费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及其配套改革成效明显,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集体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唯一试点,获准设立全国唯一的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2005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5.37亿美元,其中出口4.6亿美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3.8%;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13亿美元,比预期目标多0.63亿美元。地方财力和群众实际收入增加,财政总收入达到38.91亿元,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19.33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97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4209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5.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均上升1.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10.68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75.5%。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0.1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9.6%;全市城镇和农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0.6%和46.3%,比2000年分别下降2.6和1.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18.5平方米和20.5平方米;全市城乡9.92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实施“造福工程”,五年累计完成异地搬迁1.04万人;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3.6%和98.49%。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一些重要领域取得突破,五年累计列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09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3项;第三次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三明学院、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相继组建;初步建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三明市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泰宁国家地质公园进入世界地质公园行列,环境保护与国土资源管理等各项指标好于预期。社会保持安定稳定,获得“2001—2004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全市上下呈现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十一五”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这一时期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跨过2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这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时期,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突出的时期。综合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我市的发展条件,“十一五”我市同时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产业转移加快的趋势更加明显,有利于我市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国内政治和社会稳定,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我市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步伐加快,福建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有利于我市在融入全省发展大局中争取更大作为;加快三明发展的整体思路不断完善并已经在实践中取得积极成效,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将使三明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有利于凝聚全市力量,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提升优势、加快发展。
2、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总量、效益和增长速度仍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拉大,与山区其他地市的距离缩小;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工业化进程不够快,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增长方式相对粗放,对资源的依赖性强;大项目、好项目仍然偏少,产业配套协作程度较低,关联度不高,集聚效应较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品牌效应不明显;外向型经济支柱产业尚未形成,利用外资总量小,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滞后;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市区环境污染治理任务相当艰巨;人才资源瓶颈问题仍然突出,人才的总量、结构、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依然艰巨,促进农民增收难度较大,部分革命老区和边远乡村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
我们既要看到加快发展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又要正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不断增强加快崛起的信心、抢抓机遇的意识、应对风险的勇气、攻坚克难的本领、谋求发展的能力,立足新起点,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力争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发展布局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围绕省委“四个推进”、“四个基本”、“四个关键”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工业立市、生态兴市、科教强市”的“三市”发展战略,立足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发展腹地、重要工业基地、绿色产业高地、生态旅游胜地”的“四地”发展定位,不断完善“经济繁荣带、产业连接带、特色经济圈”的“两带一圈”发展格局,加快落实观念、战略、产业、市场、交通“五个对接”和思想解放、区域合作、结构调整、资源配置、发展空间“五个突破”的发展举措,推动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加快崛起和更大跨越,为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基本原则
1、务必又快又好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要坚持在发展中调整经济结构,在发展中转变增长方式,在发展中实现持续协调,进一步扩大需求,保持投资持续健康增长,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质消耗,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繁荣文明发展道路。
2、务必推进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深入实施科教强市战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3、务必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深化改革,以改革增活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开放促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对内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4、务必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区域功能互补、城乡联动发展的格局,促进城乡人民共同富裕。
5、务必强化项目带动。项目带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要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项目带动长效机制,突出开发建设科技型、成长型、带动型、税源型的大项目好项目,以项目带动集聚生产要素,以项目带动促进投资持续健康增长,以项目带动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6、务必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为民惠民利民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加快发展求和谐,以利民为民求和谐,以民主法治求和谐,以风正气顺求和谐,以生态建设求和谐,以提高执政能力求和谐,加快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三)主要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整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比2000年翻一番,力争更快更好发展;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培育以冶金及压延加工业、机械及汽车零部件、林产工业和生物医药“3+1”为重点的产业集群有重大进展,创建优势品牌取得明显成效,一批优势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节能降耗取得实效,减污增效效应逐步显现,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改革开放成效进一步显现,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对内对外交流与合作成果明显,对外贸易规模和档次再上新台阶,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明台合作成效显著;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社会安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就业总量持续增加,社会保障和公共安全体系更加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明显改善,努力将我市提升为连接沿海、辐射内陆、联动周边经济协作区的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
1、经济加快发展。在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和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同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以上,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2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3500元;财政收入增长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同步,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55亿元以上,地方级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5%;年均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以上(可比口径),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2%;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7:44 :39,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15%以上。
2、城乡环境美化。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森林覆盖率保持76.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基数内,城市(含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为70%、60%以上。
3、社会和谐进步。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7.6‰以下,总人口控制在280万人以内(不含流动人口),城镇化率50%左右,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9年;农村居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75%,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城镇居民。
4、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每年控制在103%左右;五年累计新增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五年累计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2.5万人以上。
(四)发展布局
按照“准确定位、主动融入,整合优势、合理布局,外延拓展、内涵深化,互动联动、统筹协调”的要求,围绕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和不断改善的区位条件,立足三明独特的资源特点、生态环境和产业基础,从更高层面、更广平台上对工业、旅游、流通和社会事业布局进行优化,在参与全省产业分工中增强综合实力,在对接沿海地区产业发展中提升竞争能力,在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内陆地区经济交流与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努力把三明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的经济发展腹地、重要工业基地、绿色产业高地和生态旅游胜地。完善“两带一圈”县域发展格局,突破行政区划局限,整合区内资源,密切区域合作,合理布局产业,理顺利益关系,实现相互促进、联动发展。市区和永安、沙县要立足区位优势,提升产业集聚能力,推进面向全市的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增强龙头带动效应。尤溪、大田要全方位对接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承接产业、资金、技术、物流转移,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连接拓展效应。明溪、泰宁、将乐、建宁、清流、宁化要立足特色资源,联动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加快把自身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努力成为重要经济增长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