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三明市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日期:2016-08-03 16:43 来源:市民政局
| | | |

  一是提升地名管理水平。建成三明市地名数据库和三明市区划地名网,制定《三明市边界纠纷隐患排查实施方案》,成立全国地名“二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地名“二普”工作开展。二是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改革。落实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放宽行业协会、商会登记管理限制,实行城乡基层社会组织登记、备案双轨制,开展非公募基金会登记,取消社会团体分支机构成立、注销、变更登记和社会团体筹备阶段审批。全市现有社会组织2148家,其中社会团体1720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27家、非公募基金会1家。2015年成立三明市社会组织服务(孵化)中心,三明市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7家社会组织获得了中央财政、省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总计资金210万元。三是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贯彻中央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改意见,完成全市城乡公益性骨灰楼堂和公墓建设工作计划编制。革新殡葬服务方式,投入180万元在三明市殡仪馆实施祭拜长廊、燔金堂、文化凉亭等设施建设,全面推行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上岗、仿真花圈租赁、定点祭祀定位祭拜、定点焚烧、电子挽幛等,引导群众文明办丧,得到社会广泛好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