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发展三明文化产业的几点建议

日期:2010-08-30 09:01 来源:三明日报
| | | |
  “十二五”期间,三明文化产业要获得突破性进展,就必须走自己的路子,立足三明文化资源,突出三明文化特色,以挖掘保护和弘扬客家文化、朱子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为核心,大力加强明台文化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优势文化产业。
  三明是客家大市,12个县(市、区)有10个是客家县,客家人口近200万。所辖宁化石壁村是客家祖地。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是悠久历史赋予三明的无价之宝。因而,发展三明文化产业就要充分发挥好、利用好这个资源优势。要努力打造一个集祭祀庆典、文博展览、商贸活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客家祖地朝圣中心,打响客家特色视听品牌,将客家特色传统节庆进行商业运作,形成特色品牌,打造以“寻祖根、探亲友,看家戏、听山歌,饮擂茶、品小吃,逛民居、赏民俗”为主要内容的客家特色旅游品牌。
  充分利用朱子文化这一特色资源,打响“朱子文化”品牌,实施“文化兴旅”战略,设计推出以朱子文化为载体,对接各地朱子文化遗迹和有内涵、层次高的旅游线路,加强朱子文化产品创意与开发,造就一批能够产生品牌效应的知名产品和企业,同时,建立起明台朱子文化产业合作发展中心,把朱子文化节庆活动举办成文化交流、经贸洽谈、项目招商的海西(三明)盛会。
  与此同时,发展三明文化产业还要进一步突出对台特色。明台要联手推进文化产业合作与发展,重视研究、对接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开展明台旅游合作,以互派文化、经贸团体为基础,深化交流,共促发展。
  除此之外,三明还是一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其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不可估量,开发潜力巨大。发展三明红色文化产业,就需要在内容、形式上不断创新,打造一批红色文化龙头企业,开发一批红色文化拳头产品,锻造一批红色文化知名品牌,从而推动三明红色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三明最终还是必须突出自己的品牌特色。围绕特色锻造品牌 ,才是三明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倾力打造文化旅游、文化会展业等重点文化产业。海峡(三明)林业博览会、泰宁大金湖等一批旅游品牌正打响全国、走向世界。可以借助这些品牌扩大影响,推出一批大型文化节庆活动,吸附资本,带动产业发展,从而提高三明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叶青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