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培育和开发碳汇油料林业纳入“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日期:2010-08-30 09:00 来源:三明日报
| | | |
  森林是仅次于石油、天然气、煤炭的第四大战略性能源资源,在矿物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日趋枯竭的情况下,发展碳汇油料林业,开发生物质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选择。
  而我市在培育和开发碳汇油料林业上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市各县 (市)区的林地面积为189.4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5%。这当中既有为数可观的缓坡荒地、边远撂荒的贫瘠山垄田、还有大量荒山坡地与疏林地和许多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林地,可通过改造或采(间)伐迹地更新,用来营造麻疯树(又名膏桐树)、无患子(又称肥皂树)、光皮树、长柄扁桃(音译)或套种油桐、乌桕等优质能源林。
  论林业本身,确切地说它系第一产业中的种植业,属于现代农业中的农作物种植范畴。以清流为例,若是能够建立15万亩生物质柴油原料基地,5年后按每亩创产值4000元计算,仅此一项即可新增6亿元产值,加上创办油品加工及可化解的环保型塑料制品和洗涤、药品、饲料、肥料等生产生活用品企业的收入,其创收的总规模应该不下10亿元。再以此类推,如果全市能够发展100万亩的话,那么就这一项我市至少可新增产值120亿元,可见发展碳汇油料林业与其他产业相比较所具有的优势和诱人的经济前景十分广阔。
  因此,建议将培育和开发碳汇油料林业纳入三明市的“十二五” 规划,以引领新能源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确保经济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市应致力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增强农业功能,就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与生物柴油产品加工相衔接乃至成龙配套的生产协作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三明全市拥有的比较优势,使之变成以促进当地农民增收为核心的“复种指数”,达到从整体上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目的,进而推动全市经济总量和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历史性的新突破,并通过创办一批油品加工及可化解的环保型塑料制品和洗涤、药品、饲料、肥料等生产生活用品企业,使之真正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赖和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