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三明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政策解读

日期:2022-01-14 14:35 来源:市政府办
| | | |

  一、编制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

  科学编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是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绿色生态之城的生态环境基础支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十四五”总体规划纲要及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列为二十四个专项规划之一。

  二、规划编制情况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明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需要,积极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组织制定工作方案,明晰三明“十四五”规划特色、重点及难点,找准规划定位,在省级规划提出建设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先行示范区和美丽中国示范省份的定位基础上,全面贯彻新时代新思想,落实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文件精神,围绕建设“一区六城”的奋斗目标,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建设绿色生态之城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二是明确规划重点。相比于“十三五”规划,此次规划更加注重源头管控、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以推进“四大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重点,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稳步推进碳达峰,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持续增加林业碳汇,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精准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分级实施、分类建设,推进绿盈乡村建设。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科学理念,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进一步增强生态稳定性。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为核心,提升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解决制约三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和谐共处的制度性障碍。

  三是强化上下衔接。一方面加强与国家及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上位规划进行对接,明确规划总体框架与思路,科学谋划规划指标体系、工作任务、工程项目。另一方面加强与本市“十四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专项规划、“十四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专项规划(2021-2030)等充分衔接,体现地方特色。

  四是坚持问计于民。坚持开门问策编规划,以座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调研方式,针对三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涉及相关领域(工业、农业、交通、城市规划建设、自然生态保护等)积极开展调研。充分运用微信、门户网站等平台加强规划编制工作的宣传力度,向社会各界征集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增强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行性。规划编制过程中,召开《三明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专家审查会,并对各县(市、区)开展两轮、对市直有关部门开展四轮征求意见,2021年12月20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三、规划主要内容

  (一)“十四五”时期的基础及面临的形势与机遇。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分析“十三五”目标指标完成情况及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监管和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二是梳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未来五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三是分析“十四五”期间推动建设美丽三明的历史机遇。

  (二)“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三明实际出发,确定目标指标体系,推进九大任务,实施九大工程的总体思路,谋划三明市“十四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路径。衔接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设置环境质量、绿色低碳、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等4大类、27项具体规划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4项,预期性指标13项)。

  (三)“十四五”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任务。一是全方位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依托生态优势,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二是面向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绿色生态之城建设布局,协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显著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三是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四是厚植生态优势,加快构建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强化自然保护地规范化建设,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坚持“绿化、绿韵、绿态、绿魂”建设理念,持续推进绿盈乡村建设,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山区样本”。五是坚持绿色安全发展导向,严控环境风险,提升环境风险防范能力,降低环境风险,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六是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制度创新和体制完善,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四)“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保障措施。强化思想引领、加强组织实施,注重分工协作、夯实队伍建设,完善投入机制、强化社会监督,定期开展跟踪评估。

  四、规划工程项目

  为推进“一区六城”的建设目标,围绕规划重点任务,强化工程项目带动,实施结构调整与低碳试点工程、应对气候变化工程、大气污染防治蓝天工程、水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土壤和固废污染治理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强化风险管控能力建设工程、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工程等九大工程, 共谋划重点项目37项,项目金额约237亿元。

  (联系人:江建中,联系电话:8222386)

  • 图片解读
  • 文字解读

20220126172037.jpg

  一、编制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

  科学编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是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绿色生态之城的生态环境基础支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十四五”总体规划纲要及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列为二十四个专项规划之一。

  二、规划编制情况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明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需要,积极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组织制定工作方案,明晰三明“十四五”规划特色、重点及难点,找准规划定位,在省级规划提出建设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先行示范区和美丽中国示范省份的定位基础上,全面贯彻新时代新思想,落实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文件精神,围绕建设“一区六城”的奋斗目标,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建设绿色生态之城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二是明确规划重点。相比于“十三五”规划,此次规划更加注重源头管控、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以推进“四大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重点,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稳步推进碳达峰,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持续增加林业碳汇,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精准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分级实施、分类建设,推进绿盈乡村建设。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科学理念,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进一步增强生态稳定性。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为核心,提升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解决制约三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和谐共处的制度性障碍。

  三是强化上下衔接。一方面加强与国家及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上位规划进行对接,明确规划总体框架与思路,科学谋划规划指标体系、工作任务、工程项目。另一方面加强与本市“十四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专项规划、“十四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专项规划(2021-2030)等充分衔接,体现地方特色。

  四是坚持问计于民。坚持开门问策编规划,以座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调研方式,针对三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涉及相关领域(工业、农业、交通、城市规划建设、自然生态保护等)积极开展调研。充分运用微信、门户网站等平台加强规划编制工作的宣传力度,向社会各界征集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增强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行性。规划编制过程中,召开《三明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专家审查会,并对各县(市、区)开展两轮、对市直有关部门开展四轮征求意见,2021年12月20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三、规划主要内容

  (一)“十四五”时期的基础及面临的形势与机遇。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分析“十三五”目标指标完成情况及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监管和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二是梳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未来五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三是分析“十四五”期间推动建设美丽三明的历史机遇。

  (二)“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三明实际出发,确定目标指标体系,推进九大任务,实施九大工程的总体思路,谋划三明市“十四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路径。衔接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设置环境质量、绿色低碳、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等4大类、27项具体规划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4项,预期性指标13项)。

  (三)“十四五”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任务。一是全方位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依托生态优势,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二是面向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绿色生态之城建设布局,协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显著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三是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四是厚植生态优势,加快构建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强化自然保护地规范化建设,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坚持“绿化、绿韵、绿态、绿魂”建设理念,持续推进绿盈乡村建设,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山区样本”。五是坚持绿色安全发展导向,严控环境风险,提升环境风险防范能力,降低环境风险,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六是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制度创新和体制完善,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四)“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保障措施。强化思想引领、加强组织实施,注重分工协作、夯实队伍建设,完善投入机制、强化社会监督,定期开展跟踪评估。

  四、规划工程项目

  为推进“一区六城”的建设目标,围绕规划重点任务,强化工程项目带动,实施结构调整与低碳试点工程、应对气候变化工程、大气污染防治蓝天工程、水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土壤和固废污染治理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强化风险管控能力建设工程、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工程等九大工程, 共谋划重点项目37项,项目金额约237亿元。

  (联系人:江建中,联系电话:8222386)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