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区域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明有没有取得什么新进展?
近年来,我市抢抓区域协作战略机遇,积极拓展与京津冀、长三角、闽西南等发达地区合作模式和路径,在发挥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促成区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深化与北京科技合作。采取“创新中心+产业基地”模式,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共建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先后举办京闽科技合作论坛、京闽(三明)科技项目对接等活动,三明中关村科技园获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安全产业示范园,数字经济、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188家企业实现常态化办公,带动就业超过5000人,入园企业累计实现产值约34.5亿元、税收约1.29亿元。同时,与北京市科委、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福建省科技厅共建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福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已连续举办7届石墨烯创新创业大赛,累计吸引220多个国内外创新创业团队参加,其中8个团队项目落地转化。
二是推动与上海对口合作。围绕“上海研发+三明制造”,相继设立上海科技成果三明转化中心、上海技术交易所三明创新服务中心、沪明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三明分中心等平台,2家企业“飞地”研发中心投入使用。举办沪明科技成果对接交流、绿色氟化工技术协同创新论坛等对接活动,13家企业与上海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成果转化或技术合作协议。
三是融入与泉州山海协作。实施9项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协同创新平台项目,共建科技特派员服务平台、闽西南特色产业合作示范基地,推进中国机械总院泉州创新中心“科创飞地”建设,现已落地微纳加工装备、半导体专用装备、精密数控车床、绿色铸造装备等4个科技产业团队,入驻科创人才50多人,带动3个项目在三明实现产业化。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