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境域的地方戏曲

日期:2005-10-20 15:53 来源:本网
| | | |

  (一)大腔戏

  明代中叶,大腔戏曲由江西分两路传入福建:一路由江西弋阳经闽西北传入尤溪县的乾美村;一路由江西石城经闽西传入永安县丰田村。明景泰年间,永安县丰田村人熊明荣每年赴石城祭祖时向师傅学戏,回丰田村后,逢年过节邀族人在村头、祠庙搭台唱戏,随后办起了大腔戏班。熊氏四兄弟先后分家,明荣迁居大田县东坡村,明惠迁居沙县后坑村,明福迁居尤溪县南山(今丰田村),随着熊氏兄弟的迁居,大腔戏便传播各地。

  清代中叶,熊明荣死后,由熊高光接任班主,永安县龙关、郭坑、槐南、上坪等地农民先后到丰田村拜师学艺,回去后办起8个大腔戏班。大田县前坪有村民到外地拜师学戏,学成出师后,到大田县万宅等地教戏,随即大腔戏在大田县迅速发展。清嘉庆至道光年间,大田县先后办起30多个大腔戏班。此外,三明、沙县、南平等地也纷纷办起了戏班。20年代,大腔戏班陆续解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仅存永安县丰田村大腔戏业余剧团。

  1978年以后,永安、尤溪、大田、三明等县(市)农村大腔戏业余剧团发展到40余个,逢年过节在当地为群众演出。1983年10月,永安县丰田村民间艺人熊德钦发现清顺治甲申年(1644年)大腔戏《白兔记》手抄珍本,全剧22出,约3.3万字。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福建省发现最古老的一部演出脚本。1984年3月,省文化局陪同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戏曲》编辑部等省内外戏剧工作者20余人,观看永安县丰田村业余剧团演出《白兔记》,录了像,并召开专题讨论会,得到好评。大腔戏因此而扬名,丰田村业余剧团保留的剧目主要有《白兔记》、《双鞭记》等63个。1985~1992年,各地业余剧团仍活跃在广大乡镇为群众演出。

  (二)小腔戏

  清嘉庆年间,尤溪县池田乡洋头村村民余清福在本村设馆教戏,并组班演出。后来,余清福投身邻村南阳尾(今尤溪县南芹村)大腔戏庆隆班,并被推举为班主师傅。余清福改用小嗓细音行腔唱戏曲,人们称为小腔戏,属皮黄腔系剧种。庆隆班传至第三代师傅杨光种演技日臻成熟,常到各乡村和外县演出,还设馆收徒传艺。清同治至光绪年间,小腔戏相继传入沙县、永安、大田、明溪等县,这时期是小腔戏发展最为旺盛时期。尤溪、永安、大田等县组建小腔戏班共20~30个。辛亥革命后,京剧进入福建,小腔戏班将京剧、汉剧的某些曲调揉进小腔戏,故有“土京戏剧”和“汉剧小腔戏”之称。20年代,该剧濒临灭绝。50年代起,小腔戏又开始复苏。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各地小腔戏业余剧团又自发兴起。80~90年代,全市有40多个小腔戏业余剧团活跃在偏僻山村。主要剧目有《双喜临门》、《桂英下山》、《满天福》等。

  (三)梅林戏

  清乾隆年间,徽调传入泰宁县梅林村。相传该村有一富妇,在其50寿庆时,聘请徽班演戏祝寿,影响很大。嗣后,富妇筹积资金,从自己的田产中划出戏田,聘请徽班艺人为师,招收本村子弟学戏,每逢中秋、中阳或婚、丧、寿、庆就在梅林十八坊演出,徽调从此扎下根。因其子弟农忙务农、农闲时演戏,故有人称其为“四季班”。至清光绪年间,梅林十八坊“四季班”改用当地的土官话,演唱中揉进了民歌小调,颇受观众欢迎,称之为“土戏”。“土戏”先后传播到将乐县的安仁和明溪的常坪等地。其时,由将乐县安仁人吴胜和泰宁县梅林人艾其言筹资组建了职业戏班,命名为“福庆班”。

  民国初年,泰宁县朱口艾火贤组建职业戏班——“火贤班”,演出范围扩大到建宁、宁化、将乐、明溪、光泽等地;继而跨省到江西黎川、广昌、石城等地演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泰宁县连续举行业余文艺会演,梅林戏迅速得到发展。特别是1960年泰宁县朱口业余剧团将传统剧目《飞龙带》中一出《报花名》改编为现代小戏《敬酒》参加南平地区戏曲调演,引起了省戏曲研究所的重视,派专业人员对梅林戏进行深入查考,搜集,整理传统剧目。1960年泰宁县成立了梅林戏专业剧团,对其声腔、表演进行改革;收集、整理传统剧目300余本,其中经常上演的有120多本。同时创作上演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

  “文化大革命”期间,泰宁县梅林剧团被解散,人员下放,财物毁劫一空。1979年该剧团恢复,先后培养了3批学员,有的已成为剧团的主要演员。该团在历次省、市会(调)演中多次获奖。

  1979年冬,文化部部长黄镇视察泰宁县,观看该团演出《连升三级》。1985年5月陈雄创作的现代梅林戏《风流女电工》参加省十六届戏剧会演,获创作鼓励奖。陈灿霞、黎秀珍、梁中秋创作的《贬官记》参加省十七届戏剧会演获创作二等奖、“田汉戏剧创作”二等奖、省“水仙花”奖。1992年,泰宁县梅林剧团在泉州市参加由文化部举办的中国南方“天下第一团”调演,《贬官记》荣获优秀剧目奖,同时获演出奖、演员奖。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