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明市经济发展
(数据来源:2019年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513.04亿元,比上年增长3.9%。粮食种植面积238.35万亩,比上年减少0.91万亩,其中稻谷面积178.63万亩,减少3.27万亩;烟叶种植面积37.26万亩,增加0.69万亩;油料种植面积7.79万亩,增加0. 4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13.26万亩,增加4.22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93.09万吨,比上年减少0.27万吨。其中,稻谷产量77.23万吨,减少1.05万吨。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22.08万吨,比上年增长0.7%。肉类总产量17.84万吨,下降1.4%。其中,猪肉产量11.96万吨,下降6.6%;牛肉产量0.24万吨,增长2.8%;羊肉产量0.41万吨,增长9.9%。年末生猪存栏80.29万头,下降14.4%;生猪出栏148.89万头,下降6.3%。奶类产量0.68万吨,下降7.1%。
全年水产品产量11.18万吨,比上年增长4.6%。
全年新增(恢复)有效灌溉面积0.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2.92万亩。
农业产业化持续推进,新增29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6135家。促进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增土地流转面积0.33万亩,累计流转面积达到80.96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31.95%。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 1044.37亿元,比上年增长8.7%。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8%。在规模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7.1%;国有企业增长29.3%,集体企业增长5.8%,股份制企业增长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4.5%;其他企业增长10.0%。分轻重看,轻工业增长6.9%,重工业增长9.9%。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7.7%,制造业增长9.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5%。工业产品销售率99.09%,比上年上升0.16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工业中,钢铁与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增速高于规模工业0.4个百分点。其中钢铁与装备产业增加值增长8.2%,低于全市规模工业0.6个百分点;以氟化工、石墨稀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增长17.7%,高于全市规模工业8.9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工业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3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86.8%,其中有14个行业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占全市工业大类行业的36.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5%,增速高于全市规模工业6.7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增加值增长9.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73.29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国有控股企业56.26亿元,同比下降21.2%;国有企业0.08亿元,同比下降20.0%,集体企业0.52亿元,增长44.4%,股份制企业164.71亿元,增长2.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05亿元,增长20.0%。规模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91.79元,同比增长1.0%。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3.53%。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6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811.13亿元,增长15.1%;房屋施工面积3924.62万平方米,增长6.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05.32万平方米,增长41.3%。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9.3%,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11.7%。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8.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5.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8.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4%。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全年到位资金增长18.2%。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4.7%,国内贷款增长85.3%,自筹资金增长15.0%,其他资金增长181.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3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住宅投资107.70亿元,增长24.4%;办公楼投资1.03亿元,下降68.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8.96亿元,下降20.8%。
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9.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限上企业零售额316.61亿元,增长11.6%;限下企业和个体户零售额332.61亿元,增长8.9%。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4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家具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7.8%,中西药品类增长25.8%,烟酒类增长18.8%,粮油食品类增长13.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0.5%,汽车类增长10.1%。
对外经济
201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84.47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出口176.65亿元,增长7.5%;进口7.82亿元,增长0.2%。进出口顺差168.83亿元,比上年增加12.13亿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51.57亿元,下降7.4%。
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0家,比上年减少15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32亿元,下降49.7%。
备案和核准对外直接投资项目1个,中方协议投资额20万美元。对外直接投资额3.7万美元。
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3.85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公路通车里程15361公里,增长0.6%;其中高速公路73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省前列。铁路营业里程591公里,其中高铁里程356公里。全年货运量13293.48万吨,比上年增长14.7%。全年客运量2540.64万人,比上年下降9.8%。
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30.97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0.7%,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7.60万辆,增长11.0%。轿车保有量18.59万辆,增长11.6%,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7.58万辆,增长11.9%。
全市邮政业务总量11.14亿元,比上年增长21.4%;邮政业务收入8.68亿元,增长13.2%。邮政函件业务80.01万件,下降35.9%;邮政包裹业务1.47万件,下降37.7%。快递业务量3303.17万件,增长9.7%。全市电信业务总量153.78亿元,增长66.6%;电信业业务收入19.60亿元,下降3.2%。年末全市电话用户总数 304.24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41.0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 263.19万户,其中4G电话用户207.63万户,净增14.75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为117.5%,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15.9%,移动电话普及率 101.6%。全市互联网用户319.71万户,比上年增加 15.85万户,互联网用户普及率为123.44 %,提高5.7个百分点,其中:固定宽带用户 102.75万户,增加 10.83万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为107.9 %,提高 15.6个百分点;移动互联网用户 216.96万户,增加 5.02万户,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为84.1%,提高 2.8个百分点。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3917.56万人次,增长18.3%;旅游总收入 416.86亿元,增长 26.2%。
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99.5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7%;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23.66亿元,增长11.4%。
全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95.6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3%。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543.0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4%。
全年内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59.88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75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44.12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2.01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7.50亿元,人身险赔款及给付4.50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