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SM00100-3000-2022-00150
  • 备注/文号: 明政办复〔2022〕4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 2022-06-08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221044号提案的答复
明政办复〔2022〕4号
来源:市政府办 时间:2022-06-09 16:14

答复类别:A

 

 

九三学社三明市委员会:

《关于做精做优我市竹产业的建议》(221044号)收悉。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各有关单位抓好督办落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三明是福建竹产业重点市。多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推动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的有机统一、促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已在2016年编制了《三明市现代竹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提出以稳面积、提质量、重加工、增效益为方针,培育丰产竹林,注重绿色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创新经营机制,发展精深加工,鼓励出口创汇,拓展竹林旅游,以人才和科技为重要支撑,提升竹产业集群的综合实力,巩固三明绿色发展优势,竹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到2021年,全市竹山面积465万亩,竹业产值257亿元,逐步形成集资源培育、加工利用、贸易出口、旅游康养为一体的竹产业群。

一、加强竹产业全局谋划,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10部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林改发〔2021104号)和福建省林业局等10部门《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闽林文〔20222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竹产业特点,今年5月份,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按照“以二促一带三”的原则,通过竹林资源培育、竹山设施建设、竹林空间利用、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精深加工、创建分级园区、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竹林康养旅游、开发竹林碳汇、发展竹子文化、构建营销体系等系列措施,大力推进竹业一产高效生态发展、二产集聚转型发展、三产提档升级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优化产业区域布局。着力打造“三核一带多极”笋竹精深加工产业布局。“三核”:以国家永安竹制品产业示范园区尤溪竹木加工集中区、泰宁龙湖竹制品精深加工园区为核心,发展竹精深加工业。“一带”:永安、三元、沙县竹产业一体化组团发展。“多极”:其他县根据各自优势协同发展增长极。比如,引导永安市重点发展竹家具、竹胶板、竹工艺品、竹地板等加工业,力求将永安市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竹产业基地。引导尤溪县重点发展竹生活用品、竹小家具、竹办公用品、竹工艺品、竹浆造纸、样板房间竹定制产品等加工业,力求将尤溪县建成区域性知名的竹产业基地。引导沙县区重点发展笋精深加工,将速食笋、笋制品融入沙县小吃;依托青山纸业发展竹制浆造纸业。引导泰宁县重点发展竹砧板、刀叉勺等竹生活用品“以竹代塑”精深加工业,着力打造龙湖竹制品精深加工园区。

(三)强化工作组织领导。成立三明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统筹协调,推进落实。并要求各县(市、区)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要求,抓细抓实具体工作将竹产业发展列入林长制、乡村振兴等考核考评范围,加强考核结果运用,作为县(市、区)项目申报、资金补助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二、着力提升竹产业集聚度,延伸产业链条

(一)加强竹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推进国家永安竹制品产业示范园区、尤溪竹木加工集中区、泰宁竹制品精深加工产业园等林竹产业重点园区建设,引导笋竹企业向园区集中,提升笋竹产业的集聚度。其中:国家永安竹制品产业示范园区,为国家级产业示范园区,共有竹加工企业近20家,有和其昌、八一永庆2家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21年园区竹加工企业总产值近60亿元。目前,还有总投资3亿元的年产15万立方米竹刨花板和总投资1.3亿元的年产10万立方新型多层复合材料生产项目正在推进闽中(尤溪)绿色发展林业示范园,规划建设面积2753亩,对尤溪全县187家竹木加工企业进行整合提升,实现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目前,已完成土地平整120多亩,落实百棱木业、兴满达、沈辉等3家企业入驻园区。此外,正在对接50多家有意向入驻企业,正在推进筛选中。泰宁竹制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已平整面积300多亩,入驻竹制品加工企业20余家,主要生产竹砧板、棉签、竹地板、竹筷、竹拉丝、香芯、竹家俱等产品。此外,宁化、建宁等县也计划建设笋竹产业专业园区。

(二)大力发展笋竹精深加工。着力抢占笋竹产业精深加工制高点。以竹地板、竹集装箱地板等为重点,推动竹板材向竹装修装饰延伸。以竹集成材家具、竹工艺品、竹日用品等发展为重点,推动竹家居发展。以竹纸、竹纺织品、可降解竹纤维餐具和容器注模等为重点,推动发展竹纤维。以低聚木糖、竹叶黄酮、竹醋液产品为重点,发展竹生化利用,并向日用化工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拓展。以清水笋、笋干、即食笋等产品为重点,推进笋制品深度加工。目前,正在加强与中纺院等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以及与中通用集团、省轻纺控股、华峰华锦等国内纺织新材料应用龙头企业的对接合作,积极推进竹纤维、竹生物质高分子材料等毛竹深加工高端项目落地

(三)积极构建产品营销体系海峡两岸(三明)业博览会国际(永安)等展会平台,加大笋竹企业产品营销推介。积极培育出口型的笋竹加工企业,打造笋竹产品出口自主品牌,推进笋竹产品国际贸易。推动笋竹企业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直播带货,构建线上线下交易体系。竹博会自2003年开始举办,现已成为国内知名竹产业展会围绕全竹产业发展,邀请国内竹居、竹工艺、森林康养、竹元素设计等行业的专家、学者、相关企业参会参展,开展产业招商对接竹产品展示展销、竹家具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带动商贸物流、竹材研究开发、竹居用品生产制造、竹森林康养及竹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

三、培育龙头企业和品牌,发挥带动效应

(一)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壮大永安和其昌竹业、永安八一永庆、尤溪永丰茂、将乐缘福生物、沙县惊石食品等一批竹加工龙头骨干企业,鼓励沙县青山纸业、尤溪百营木业等企业通过技改升级,新上竹精深加工生产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协作引领、产品辐射、技术示范、知识输出和营销网络等方面的核心作用,带动越来越多的竹中小企业朝规模化、集群化、专业化、高端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和其昌、八一永庆、惊石食品等3家笋竹类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新胜峰木业、吉通板业华、华新食品等12家笋竹类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吉兴竹业、峨嵋祥鑫等19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加强产业品牌建设提高企业品牌意识,鼓励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工作,做好商标注册和知识产权保护。鼓励符合条件的产品,注册地理标志商标或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我市争取一批新的林业特色品牌。支持企业申报质量奖、名牌农产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专精特新”等品牌荣誉。目前,我市共有建宁溪源明笋、宁化客家黑笋干、泰宁新桥白笋干、永安笋干、尤溪绿笋等地理标志5件。

(三)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各类线上线下媒体平台,加大三明竹产业和竹产品的宣传力度,引导消费观念转变,提高市场认可度。积极挖掘和宣传我市竹产业的特色亮点、名品优品,提升竹产业和竹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打造竹产业发展样板,努力营造全市竹产业发展良好氛围。

四、落实产业配套政策,助力转型升级

(一)强化专项资金扶持积极争取现代竹业重点县、省级笋竹精深加工示范县和竹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重点县项目,争取技术改造项目补助资金,推笋竹加工企业使用新技术、购进新设备,实现增资扩产、技改升级,带动笋竹加工转型升级。比如,2021年共争取省级竹产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2459万元,共有37个项目、27家企业获取补助资金,带动投资4.75亿元2022年共有永安、尤溪等9个县争取省级竹产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2955万元,预计带动投资超7.3亿元。下一步,将继续用好各类专项资金。同时,市政府常务会议已研究明确,自2023年起设立三明市竹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扶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创新竹业金融支持。推广普惠金融产品,持续提档升级“福林贷”“竹益贷”等信贷产品,扩大“普惠E贷”“快农贷”“振兴贷”等特色信用类融资产品和服务,解决竹产业企业抵押物不足难题。支持抵质押方式向“虚拟担保品”延伸,拓展应收账款、订单、仓单等质押物范围,全面推广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产品。推动泰宁竹产业协会等50家企业与15家银行成功对接,签订意向授信223.9亿元。

(三)加强技术人才支撑。以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抓手,围绕产业和企业发展,广泛征集竹产业经济主体对科技服务与科技成果的需求信息,形成需求清单,积极对接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精准选认一批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企业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充分发挥科特派员传、帮、带的作用,转化应用一批先进科技成果,开展技术试验示范、指导培训、咨询服务,为竹产业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持。近我市累计选认国际竹藤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竹产业领域专家68人次作为省市个人科技特派员服务三明,组建省级团队科技特派员22组次。

(四)加强竹业科技支撑大力支持永安建成以林竹产业为主导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园区累计引进和推广新技术、品种和设施数350余项。鼓励和支持和其昌、永安林业(集团)等竹产业龙头企业组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目前,全市共培育“福建省竹人造板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竹重组材开发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竹制集装箱底板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竹制品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市级公益工程技术中心“三明市竹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全市有1项竹业类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4家。

最后,衷心感谢九三学社三明市委员会对我市竹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黄功华

联 系 人:陈绍超

联系电话:8223685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68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解读